调琴乍喜知音遇。缘悭不道反成误。红粉惯飘零。
伤心不独君。罗巾残泪渍。细喘随风绝。
香炉阿谁烧。空悬碧玉箫。
调琴乍喜知音遇。缘悭不道反成误。红粉惯飘零。
伤心不独君。罗巾残泪渍。细喘随风绝。
香炉阿谁烧。空悬碧玉箫。
这首《菩萨蛮(其二)挽五弟妇董孺人》是清代诗人吕采芝为悼念亡妻所作。全词以哀婉之情贯穿,描绘了诗人与亡妻相遇之喜、相知之深以及别离之痛。
首句“调琴乍喜知音遇”表达了诗人初遇妻子时的喜悦,如同在琴声中找到了知音,暗示两人情感的契合。然而,“缘悭不道反成误”转折突兀,点明了命运的无常和缘分的短暂,原本的喜悦最终化为遗憾和误会,预示着两人关系的复杂和脆弱。
“红粉惯飘零”一句,以“红粉”比喻妻子,暗示她如同易逝的红颜,生命短暂而多变。接下来的“伤心不独君”,则强调了这种悲伤不仅仅是诗人的个人感受,而是共同的、深切的哀痛,体现了夫妻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罗巾残泪渍”描绘了妻子去世后,诗人擦拭泪水的场景,通过“罗巾”这一细节,增加了画面的凄美感。“细喘随风绝”则形象地表现了妻子生命的消逝,如同微弱的喘息被风吹散,无法挽回。
“香炉阿谁烧”一句,询问是谁在为亡妻点燃香炉,暗含对妻子灵魂归宿的关切和思念。“空悬碧玉箫”则象征着诗人独自一人,再也听不到妻子吹奏的碧玉箫声,表达了失去爱侣后的孤独与哀伤。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深刻展现了诗人对亡妻的深情悼念和无尽怀念,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悼亡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