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翳然处,真堪会此心。
有怀虚以静,无俗窈而深。
风度随花蝶,霜酣饷果禽。
天都元在此,那更数华林。
水木翳然处,真堪会此心。
有怀虚以静,无俗窈而深。
风度随花蝶,霜酣饷果禽。
天都元在此,那更数华林。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水边景色,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避暑山庄中的一片宁静与超脱。首句“水木翳然处”,点明了地点的隐蔽与自然的融合,暗示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真堪会此心”则表达了诗人在这里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愉悦之情。
接着,“有怀虚以静,无俗窈而深”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内心的平静与对世俗的超越。这里的“虚”和“静”不仅指环境的空灵与宁静,也暗含着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淡泊。而“无俗窈而深”则强调了这里远离尘世的喧嚣,给人一种深邃而纯净的感觉。
“风度随花蝶,霜酣饷果禽”描绘了自然界中的生机与和谐。微风轻拂,与花蝶共舞,霜露滋润,为禽鸟提供食物,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循环与美好。这些生动的场景,不仅美化了环境,也丰富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最后,“天都元在此,那更数华林”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美景的赞叹与感慨。这里的“天都”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境界,而“华林”则是繁花似锦的象征。诗人认为,这样的美景已经足以达到心中的极致,无需再寻找其他的美景来满足自己的审美需求。这不仅是对眼前景色的高度评价,也是对自然之美的深刻领悟和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避暑山庄中一处水边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充满了哲理意味和审美情趣。
卧病空山连日雪,崖谷平沉高石没。
朝晖倚杖坐茆檐,夜气拥炉烧榾柮。
兵选三丁壮者稀,祗馀翁媪守柴扉。
秋霜早杀空晚稼,寒机尽用无冬衣。
听说诛求愈悽恻,转忆承平乐耕织。
暖入狐裘念苦寒,饱分玉食怜饥色。
九折危途一道溪,故人相望阻攀跻。
惜乏篮舆度雪水,安得青鞋踏雪泥。
南溪白云白如练,万壑松萝对山县。
幽人结屋溪上居,稚子过庭能读书。
清流美竹秋潇洒,棐几明窗日閒暇。
坐中往往见樵渔,门外时时驻车马。
盛世弦歌比屋闻,淮南兵革又纷纷。
平川战血流成海,白日妖氛涨作云。
一自离家从部曲,梦绕故山烟水绿。
被褐愁趋戎马群,牵萝谁补南溪屋。
近随都尉入关中,远逐嫖姚树战功。
匣底笑看三尺剑,尊前起舞万人雄。
三年留滞关山外,环堵蓬蒿果安在。
荒林猿鹤怨秋风,落日鱼龙愁远海。
时清方且归去来,他乡道路多尘埃。
有才未必长在野,君王已筑黄金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