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湖见远岫,澹若横碧烟。
晨蔚动霁晖,春滋涵雨鲜。
人世那有此,必疑是庐山。
宿惊恍未定,欲问无暇言。
落日泊四望,诸峰森在前。
老夫急亲指,舟子答果然。
平地起屏障,倚空开旗旃。
潜抱秀润质,不露奇怪颜。
乃知名山尊,未与凡岭班。
严重王公体,雍容德人贤。
何必出锋锐,要骇俗子观。
坐令我生敬,瞻仰忘忧端。
更待孤月出,开篷望晴峦。
过湖见远岫,澹若横碧烟。
晨蔚动霁晖,春滋涵雨鲜。
人世那有此,必疑是庐山。
宿惊恍未定,欲问无暇言。
落日泊四望,诸峰森在前。
老夫急亲指,舟子答果然。
平地起屏障,倚空开旗旃。
潜抱秀润质,不露奇怪颜。
乃知名山尊,未与凡岭班。
严重王公体,雍容德人贤。
何必出锋锐,要骇俗子观。
坐令我生敬,瞻仰忘忧端。
更待孤月出,开篷望晴峦。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四望山下远眺庐山的景象。开篇“过湖见远岫,澹若横碧烟”两句,以淡雅的笔触勾勒出湖光与远岫交融的意境,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接着,“晨蔚动霁晖,春滋涵雨鲜”写出了早晨山色与春日雨后景色的生机与活力。
诗人的情感随着山光变化而升华,他惊叹于眼前的美景,几乎怀疑是否真实存在的庐山。然而,这种惊喜并未停留,因为“宿惊恍未定,欲问无暇言”表达了他内心的困惑与急迫。
诗人继续描述落日时分的壮丽景色以及自己被老者指点之后的震撼。山势如屏障般巍峨,旗旃在空中飘扬,显得十分雄伟。山的秀润之质虽未曾展现其奇特的一面,但已足以让人敬佩。
最后几句“乃知名山尊,未与凡岭班。严重王公体,雍容德人贤。”表明诗人对庐山的尊崇和认识,这里所谓的“严重”、“雍容”形容的是庐山不仅雄伟而且具有高贵的品格,与普通山岭不同。
全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山大川的崇敬之情,以及由此引发的哲理思考。
絮花寒食路。晴丝罥日,绿阴吹雾。
客帽欺风,愁满画船烟浦。
彩柱秋千散后,怅尘锁、燕帘莺户。从间阻。
梦云无准,鬓霜如许。
夜永绣阁藏娇,记掩扇传歌,剪灯留语。
月约星期,细把花须频数。
弹指一襟幽恨,谩空趁、啼鹃声诉。深院宇。
黄昏杏花微雨。
洛阳奇卉兼四方,妖姿冶艳争春阳。
蔚然幽佳独凌霜,中岩无人閟寒芳。
山翁穷搜斸青苍,名园得之为辉光。
护以雕阑面朱堂,叶敷瑶碧丹华扬。
我今蓬茨蔽短墙,愧尔佳植空埋藏。
骚人托辞兴端良,辱赠顾德岂所当。
角弓之诗不敢忘,与君岁暮扬芬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