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教可尊谁敢后,少年空有气凌云。
得终残喘留将母,直拟孤诚死报君。
俗变唐虞今日计,德高尧禹万方闻。
太平何处无歌颂,卧听蓬莱击壤勤。
名教可尊谁敢后,少年空有气凌云。
得终残喘留将母,直拟孤诚死报君。
俗变唐虞今日计,德高尧禹万方闻。
太平何处无歌颂,卧听蓬莱击壤勤。
这首明代陈献章的诗表达了对传统道德的尊重和个人忠诚的决心。首句"名教可尊谁敢后"强调了儒家伦理的重要性,表明无人敢于忽视或违背。接着,"少年空有气凌云"描绘了年轻时的豪情壮志,但现实使诗人意识到,首要之事是孝顺母亲,"得终残喘留将母"。
"直拟孤诚死报君"表达了诗人对君主的忠诚,即使在艰难时刻,也决心以真诚之心报效国家。"俗变唐虞今日计"暗示了对社会变迁的感慨,希望能回归到像唐虞那样的理想盛世。"德高尧禹万方闻"则赞美高尚的品德,认为这样的美德能让天下人皆知。
最后,"太平何处无歌颂,卧听蓬莱击壤勤",诗人期待在太平盛世中,人们能歌颂美好的生活,而他自己则愿如蓬莱仙境中的老人,勤劳而不求闻达,静静地享受这份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儒家伦理的坚守,以及对个人责任和忠诚的深刻理解。
丈夫贵善后,事或失谋始。
桓桓张楚国,挺生海陵鄙。
一门蓄大志,群雄适蜂起。
玄珠探甓社,白马饮浙水。
三年车辙南,北向复同轨。
量容甘公说,情厚穆生醴。
誓击祖逖楫,竟折孙策棰。
天王诏褒赠,守将躬岁祀。
翼然东昆丘,兰橑映疏绮。
青蘩春荐豆,翠柏寒动棨。
乾坤宥孤臣,风雨猖五鬼。
铜驼使有觉,洊惧卧荆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