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形腐草暗生光,数点随风过野塘。
窗下久无人夜读,此身不入照书囊。
化形腐草暗生光,数点随风过野塘。
窗下久无人夜读,此身不入照书囊。
这首诗名为《萤火》,作者是宋末元初的黄庚。诗中以萤火虫的形象为载体,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化形腐草暗生光”生动地刻画了萤火虫从腐败的草丛中悄然出现,发出微弱但坚韧的光芒,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不屈。次句“数点随风过野塘”进一步描绘了萤火虫在夜晚轻盈地随风飘过野外的池塘,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后两句“窗下久无人夜读,此身不入照书囊”则借萤火虫的形象寄寓诗人的情感。虽然窗外寂静无人读书,但萤火虫的光芒依然照亮了黑夜,暗示了即使在孤独或被忽视的情况下,知识和智慧也能自我发光。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困境,但仍渴望知识的精神追求,不愿让自己的才华被遗忘。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寓意深远的比喻,展现了萤火虫的自然之美和诗人的人格魅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