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田到死无饥苦,软饱三杯醒又饥。
我忍空肠谋换酒,为嫌惶恨没休时。
岷田到死无饥苦,软饱三杯醒又饥。
我忍空肠谋换酒,为嫌惶恨没休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困顿中寻找安慰的画面。岷田,古地名,这里代指偏远或贫瘠之地。"岷田到死无饥苦"表明即使在贫瘠的地方,直到生命结束也不会有挨饿的痛苦,但紧接着"软饱三杯醒又饥"却揭示了这种生活虽然无大灾,但日常饮食仍旧不足。"我忍空肠谋换酒"则是诗人在空腹的情况下,想方设法地筹划着用芋头(土豆或山药)去换取酒,这里的“忍”字表现了诗人的不易和挣扎。
最后两句"为嫌惶恨没休时"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处境的无奈与怨恨,"应求"则是指外界对他的期望或要求,但在这种困顿中,他似乎并未能完全回应这些期待。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在物质匮乏和精神压力之下,对酒精带来的暂时逃避的渴望,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不满。
这是一首充满苦涩情感的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展现了底层人民在封建社会中的艰难生存状态。
素商时序飞来,西风渐觉关河小。
长天雁过,深林落木,玉天秋渺。
栈道排云,军书如雪,梦随能道。
叹年年万里,他乡瘦马,征袍冷,刀环啸。
如水幽情夜悄。趁无人、霜砧自捣。
银塘月漫,罗衣风袭,盈盈倦了。
锦字谁凭,韶华难再,何时归早。
看无双颜色,明朝菱镜,定催人老。
风雪关山,流尘岁月,客里暗惊时候。
玉笛心情,旗亭别恨,事事不成回首。
光景正流连,记一霎、天涯挥手。
莫教春近江南,却让寒梅消瘦。京洛缁尘非旧。
看西山翠色,欲无还有。
桃李年芳,风云才略,都付寻常诗酒。
箫鼓动江城,看一片、长安如绣。
相叩火树银花,元宵归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