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昏花暝。几日兰闺无梦影。负却清游。
检点闲愁上翠楼。窥帘月小。又是初三眉样好。
竹外琴边。可有风光似去年。
柳昏花暝。几日兰闺无梦影。负却清游。
检点闲愁上翠楼。窥帘月小。又是初三眉样好。
竹外琴边。可有风光似去年。
这首《减兰》由清代诗人陈家庆所作,描绘了一幅细腻而略带忧郁的春日景象。
“柳昏花暝”,开篇即以黄昏时分的柳树与花丛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略显寂寥的氛围。“几日兰闺无梦影”,暗示主人公长时间未得入眠,内心充满思念与期待,却只能在梦中追寻。“负却清游”,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遗憾,以及未能尽情享受当前清雅之游的失落感。“检点闲愁上翠楼”,通过“检点”二字,展现了主人公试图整理思绪,面对内心的种种忧虑,选择登高望远,寻求心灵的慰藉。
“窥帘月小”,描绘了月光透过窗帘洒落的情景,月色微弱,增添了几分静谧与神秘。“又是初三眉样好”,这里以“眉样好”比喻月亮的形态,暗示着月圆之夜即将来临,预示着新的希望与圆满。“竹外琴边”,将画面转向室外,竹林之外,琴声悠扬,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意境。“可有风光似去年”,最后以一句问句收尾,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眼前景色是否能与去年相媲美的疑问,流露出淡淡的哀愁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减兰》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日黄昏时分,面对内心情感与外界景致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过去的回忆与留恋,也有对未来的期盼与迷茫,展现了清代文人特有的细腻情感与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