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榆荚搅晴空,上界春归下界同。
蜂蝶纷纷竟何在?独留杜宇怨残红。
杨花榆荚搅晴空,上界春归下界同。
蜂蝶纷纷竟何在?独留杜宇怨残红。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丁鹤年的《暮春》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首句“杨花榆荚搅晴空”以杨花和榆荚随风飘舞,比喻春色满天,生机盎然。"搅晴空"形象地展现了春日轻盈之态,仿佛在搅动着晴朗的天空。
第二句“上界春归下界同”进一步强调了春意的流转,无论天上人间,春光都同样消逝,传达出一种时光无情、万物皆有代谢的感慨。"上界"与"下界"形成对比,增添了空间感。
后两句“蜂蝶纷纷竟何在?独留杜宇怨残红”则转向了对春去的惋惜。蜜蜂蝴蝶忙碌的场景不见了,只剩下杜鹃鸟(杜宇)独自哀鸣,对着残留的红花发出凄凉的叫声,寓言了春光不再,生命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去的深深惋惜以及对生命无常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