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尽悲欢几岁年,始知安乐是神仙。
途危自喜肱犹在,嫁晚非关貌不妍。
贝锦有词难剧辩,圜扉无事且孤眠。
眼中同调知应少,莫更高吟白雪篇。
历尽悲欢几岁年,始知安乐是神仙。
途危自喜肱犹在,嫁晚非关貌不妍。
贝锦有词难剧辩,圜扉无事且孤眠。
眼中同调知应少,莫更高吟白雪篇。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与对内心平静的追求。首句“历尽悲欢几岁年,始知安乐是神仙”以“悲欢”二字开篇,描绘了人生的起伏与复杂,随后点明了内心的向往——安乐如同神仙般的生活,暗示了诗人对宁静与满足的渴望。
接着,“途危自喜肱犹在,嫁晚非关貌不妍”两句,通过比喻和对比,展现了诗人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乐观态度以及对自身价值的肯定。即使道路艰难,但只要还有能力(“肱犹在”),就足以感到喜悦;婚姻虽晚,但并非因为外貌(“非关貌不妍”)而有所遗憾,体现了诗人对内在品质的重视。
“贝锦有词难剧辩,圜扉无事且孤眠”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世事的淡然态度。贝锦,古代织物的一种,此处可能象征着纷繁复杂的世事。面对这样的世界,诗人认为辩解难以彻底,不如选择内心的平静(“圜扉无事且孤眠”)。这表明了诗人寻求心灵的避风港,愿意在孤独中寻找内心的安宁。
最后,“眼中同调知应少,莫更高吟白雪篇”表达了诗人对于知音难觅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他愿意在高雅的艺术中寻求共鸣,通过吟诵高雅的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考。整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也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尉律试八体,摹印义乃见。
甄丰标缪篆,实同名偶变。
大雅推汉京,精金百锻炼。
参之以贞珉,温润足嘉羡。
信国铁倍珍,忠介泥独炫。
迭争千载奇,文房供清宴。
黄子汲古深,史学熟贯穿。
裒集成一书,朱墨分素绚。
体既用编年,例复类纪传。
开卷灿列眉,历历三长擅。
我忆栎园叟,印人索殆遍。
讵若溯周秦,邃古如觌面。
窥子雕锼心,面壁坐深院。
重子奥秘才,交游广淮甸。
笑彼刻楮叶,三年成一片。
西清古鉴中,贮此值千绢。
章公得天秉,赢绌迥殊众。
岂乏美好人,此中或空洞。
君貌颇不扬,往往遭俗弄。
王氏鼻独齇,许丞听何重。
话仿仲车画,书如洛下讽。
又常患头风,无檄堪愈痛。
况乃面有瘢,谁将玉璏砻。
五官半虚设,中宰独妙用。
试以手为口,讲学求折衷。
有如遇然明,一语辄奇中。
古来记载家,庋置可充栋。
歧路互出入,乱丝鲜穿综。
散然体例纷,聚以是非讼。
孰持明月光,一为扫积霿。
赖君雅博辨,书出世争诵。
笔有雷霆声,匉訇止市閧。
续鉴追温公,选文驳萧统。
乃知貌取人,山鸡误为凤。
武城非子羽,谁与子游共。
感君惠然来,公暇当过从。
《赠章实斋国博》【清·曾燠】章公得天秉,赢绌迥殊众。岂乏美好人,此中或空洞。君貌颇不扬,往往遭俗弄。王氏鼻独齇,许丞听何重。话仿仲车画,书如洛下讽。又常患头风,无檄堪愈痛。况乃面有瘢,谁将玉璏砻。五官半虚设,中宰独妙用。试以手为口,讲学求折衷。有如遇然明,一语辄奇中。古来记载家,庋置可充栋。歧路互出入,乱丝鲜穿综。散然体例纷,聚以是非讼。孰持明月光,一为扫积霿。赖君雅博辨,书出世争诵。笔有雷霆声,匉訇止市閧。续鉴追温公,选文驳萧统。乃知貌取人,山鸡误为凤。武城非子羽,谁与子游共。感君惠然来,公暇当过从。
https://shici.929r.com/shici/mfknjSZ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