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把银河彻底倾,倒翻星斗著行明。
又疑笼道红栀子,隐隐鸣鞘出五更。
谁把银河彻底倾,倒翻星斗著行明。
又疑笼道红栀子,隐隐鸣鞘出五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奇幻的夜空景象,仿佛银河倾泻,星辰璀璨,如同在地面上流动的明亮光带。诗人将这种壮观的天文现象与灯笼(可能是指水上漂浮的佛事灯火)相联系,想象那些灯笼犹如红色的栀子花,点缀在江面,发出微弱却持续的光芒。最后一句“隐隐鸣鞘出五更”则增添了神秘感,似乎在暗示着这些灯笼声在黎明前的寂静中回荡,如同马鞭的轻响,为夜晚的活动画上了一个宁静而神秘的尾声。
整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富有想象力的语言,展现了荆州江边佛事活动中独特的视觉和听觉体验,体现了宋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融的审美追求。
中宵雨声歇,好月满我屋。
开门四无人,老树立于独。
巡檐不成寐,送影过墙竹。
赏弄情未央,矮屋碍远目。
故山有层台,千里旷游瞩。
主人三年别,坐使万瓦覆。
鹏程本逍遥,蚁穴自羁束。
乾坤有兴废,岂必善者福。
是身且非我,而况土与木。
但听雍门弹,勿效孟尝哭。
得毛韩经学。振祖风,挺挺凌烟勋业。文章世为甲。
果妙龄秀发,荐膺衡鹗。名登雁塔。
访梅仙,种河阳桃李,从兹两绾铜符,多少吏民欢洽。
庆惬。归来整顿,松竹笑傲,武夷溪壑。韶光恰匝。
清明过了旬浃。喜当初度日。
称觞春酒,一饮红生双颊。
愿儿孙,世袭簪缨,代常不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