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但信莫狐疑,天自高兮地本卑。
晓取声闻归至道,从来法则尽如斯。
物情运化真纯理,谩说周遮问不知。
性识贤愚俱一体,善缘恶业影相随。
逍遥但信莫狐疑,天自高兮地本卑。
晓取声闻归至道,从来法则尽如斯。
物情运化真纯理,谩说周遮问不知。
性识贤愚俱一体,善缘恶业影相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皇帝赵桢所作,名为《逍遥咏》。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倡导一种超然物外、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和哲学观念。
"逍遥但信莫狐疑"表达了对逍遥游(一种精神状态,出自《庄子》)的追求与信任,以及对世间纷扰所带来的疑惑保持超然的态度。"天自高兮地本卑"则是用自然界的事物来比喻生命中的顺境和逆境,强调顺应自然规律。
"晓取声闻归至道"表明早晨聆听周围的声音,最终归于至真之道。"从来法则尽如斯"意味着自古以来一切法则或规则都是如此,体现了诗人对宇宙、自然和人生规律的认识。
"物情运化真纯理"说的是万物的情感和变化都遵循着一条纯净的道理。"谩说周遮问不知"则表达了对于那些庸俗的言论或是用以掩饰真相的问题,作者表示不解或不愿深究。
"性识贤愚俱一体"意味着人性的觉醒和愚昧终究是一体两面的存在。"善缘恶业影相随"则是说善与恶的因果如同影子一般紧紧相伴,无法分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内心世界的情感流动,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哲学的一种理解和体悟。它倡导一种超越世俗纷争、顺应自然之道的人生态度,同时也揭示了宇宙与人性的复杂性。
乍重阳,漫天清露珠垂。
听鸣秋、千林黄叶,飙飙寒色侵肌。
也记起、玉妃贴鬓,也记起、青女低眉。
三径萧疏,千株冷淡,不随春艳斗妍奇。
正好趁、持螯把酒,风趣算偏宜。
满头插,粉花玉蕊,错认酴醾。
向园林、秋光渐老,傲霜挺秀相依。
有宫人、乍吟愁赋,有倦客、重咏新诗。
旅邸情怀,柴桑伴侣,颓然野鹤旧容姿。
忍守著、孤标晚节,知遇雁来时。
西风紧,归来彭泽,检点疏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