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牧马山胜果寺》
《宿牧马山胜果寺》全文
宋 / 范成大   形式: 六言诗  押[庚]韵

佛灯已暗还吐,旅枕才安却惊。

月色看成晓色,溪声听作松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宿shānshèngguǒ
sòng / fànchéng

dēngànháizhěncáiānquèjīng

yuèkànchéngxiǎoshēngtīngzuòsōngshēng

注释
佛灯:指寺庙或佛塔上的灯火,象征着宁静与信仰。
暗:形容灯火微弱。
吐:此处指灯火时明时暗的闪烁。
旅枕:旅途中的枕头,暗示诗人正在旅行。
安:安稳,平静。
却:转折连词,表示出乎意料。
惊:受惊,被惊扰。
月色:夜晚的月光。
晓色:清晨的光线,这里指天快亮时的朦胧光线。
溪声:流水的声音。
松声:松树在风中摇曳发出的声音,常用来比喻清幽的自然环境。
翻译
佛塔上的灯火已经暗淡但仍闪烁着,
我刚刚安稳地躺下,却又被惊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牧马山胜果寺住宿时的体验。首句"佛灯已暗还吐",写的是夜深人静之时,寺庙里的佛灯虽然昏暗但仍闪烁着微光,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次句"旅枕才安却惊",则表达了诗人刚刚躺下休息,却被某种声响或感觉惊醒的状态。

接下来两句"月色看成晓色,溪声听作松声",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内心感受。月光朦胧,诗人将它误以为黎明的曙光,暗示了时间的推移和内心的期待。同时,溪水潺潺的声音,在寂静的夜晚听起来像是松林的低语,增添了山寺的清幽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感受,描绘了寺庙夜宿的独特情境,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融入自然的心境,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的宁静淡泊之风。

作者介绍
范成大

范成大
朝代:宋   字:致能   号:称石湖居士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126-1193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
猜你喜欢

哭苍雪·其一

忆昔穿云到上方,飞泉夹路笋舆忙。

孤松半榻霜颠白,清磬一声山叶黄。

得道好穷诗正变,观心难遣世兴亡。

汰公塔在今同传,无著天亲共影堂。

(0)

《西湖杂感》二十首·其三

杨柳桃花应劫灰,残鸥剩鸭触舷回。

鹰毛占断听莺树,马矢平填放鹤台。

北岸奔腾潮又到,南枝零落鬼空哀。

争怜柳市高楼上,银烛金盘博局开。

(0)

鄢城除夕

老去惊年速,愁来怯路赊。

身贫轻作客,世乱易离家。

柏叶虚浮酒,椒盘不颂花。

妻孥当此夕,应念隔天涯。

(0)

乙丑季夏伤足伏枕历秋未瘳屡荷素园见顾殷殷偶留小酌限作二律同用知秋二字君诗先成依韵和答·其一

吾道危如一木支,谁怜双足数还奇。

呻吟转侧今何地,跋扈飞扬彼一时。

同调相期金可断,异方多难药难知。

留君小饮余先醉,为爱西泠七卷诗。

(0)

题徐湘波俨然屋

杜曲桑麻旧隐沦,草堂深掩落花津。

平桥古树浮村午,宿雨荒烟故国春。

一榻久县频岁月,十年高蹈隔风尘。

吾侪拟泛仙源棹,携手殷勤说避秦。

(0)

景州城外

曲路重关小有天,招招酒旆解留仙。

荒城古塔凌霄汉,古树层台薄晚烟。

灯火前街人似沸,鸡声寒店夜如年。

千般总是征途味,留得霜华到鬓边。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