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闇公愔仲观菊罗氏园》
《同闇公愔仲观菊罗氏园》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古风

柴桑掇露英,满意诩佳色。

宁知千载下,粲烂至此极。

迟暮造物怜,区别与装饰。

虽穷变化巧,未失幽静德。

惜无钱画传,谁补范谱摭?

是翁习抱瓮,忧潦那望泽?

挼种逮观成,岁岁有新获。

世尘了不关,相忘孰主客?

(0)
鉴赏

这首诗《同闇公愔仲观菊罗氏园》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宝琛所作。诗中描绘了在罗氏园中观赏菊花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菊花的美丽与高洁。

首句“柴桑掇露英”以“柴桑”借指菊花,暗示了菊花生长的环境,同时“掇露英”描绘了清晨露珠点缀在菊花上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清新。接下来的“满意诩佳色”则表达了对菊花颜色的喜爱和赞美。

“宁知千载下,粲烂至此极。”这两句转折,似乎在说,谁能想到千年之后,菊花的灿烂会达到如此极致。这里既有对菊花长久生命力的赞叹,也有对自然之美的感慨。

“迟暮造物怜,区别与装饰。”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菊花在晚秋时节的美丽,仿佛是大自然对它的特别眷顾,既区别于其他季节的装饰,又自成一格。

“虽穷变化巧,未失幽静德。”这里诗人赞美菊花即使在变化万千的环境中也能保持其内在的宁静与高洁,体现了菊花的品格。

“惜无钱画传,谁补范谱摭?”表达了诗人对无法用画笔完全捕捉菊花之美,以及对前人记载不足的遗憾。

“是翁习抱瓮,忧潦那望泽?”这里以“翁”自比,表达了自己像老农一样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同时也担忧着自然环境的变化。

“挼种逮观成,岁岁有新获。”说明了诗人对菊花种植过程的参与和期待,每年都能收获新的成果。

“世尘了不关,相忘孰主客?”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心境,似乎在说,世间的一切纷扰都与他无关,他与自然之间达到了一种忘我的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哲学思考,充满了深意。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升石窗少憩有得拟书壁间二十六韵

拂落鳌背霆,难悚五丁梦。

可惜神火熛,不烧满山葑。

颓㕂缠铁莓,遍扪苦无缝。

星尾银的悬,眼矢射誇中。

体重难化云,却步已形众。

仰面如有招,试蹈屡投空。

偃身握朽株,鼓气代飞鞚。

束志略未坚,糜身徇龙洞。

暂忍罡劫危,居然得骑凤。

珠斗垂绮檐,四窗九天贡。

平生局蹐想,未得万里纵。

如何居至高,仍为浊岚瞢。

闻有太古猿,骨老不识冻。

手摘日月丸,趺坐作珠弄。

寻常仙骑过,但以目遥送。

复嫌凡迹来,内关便缄封。

我亦凡世人,未拜上清俸。

此境能许安,玉延尚堪种。

短哉蜉蝣心,死为哀乐用。

邱墓如积尘,谁与举名恸。

发我离垢怀,远意万峦控。

出定泥丸神,依俙碧霄羾。

碧霄多琼楼,眼前问谁从?

且席烟萝坪,首枕至虚瓮。

文果绥山桃,丹毬压肩重。

听彼幽涧泉,泠泠散清哢。

(0)

田家杂兴十五章·其五

老妪摘葵藿,切叶烹为浆。

嫩根菹以盐,拟备恒时尝。

饷我供晨饭,胶齿生馀香。

方知滋味间,愈澹乃愈长。

出门望邻圃,杂蔬多茂良。

自惭尘中来,夙未湔鄙肠。

愿可营一区,我当老兹乡。

(0)

遣情五章·其三

植杖东林阿,静看云弄山。

微雨吹及衣,远鸟飞始还。

宇宙托一身,适志良知难。

预为明日谋,境逸心已殚。

显默有大宜,君子操其端。

(0)

看种席

野人种席如种稻,罱坂为池界画开。

河鼓星帷宜翠织,天吴绣衵称刀裁。

呴烟柳背鱼苗上,蹴露花阴燕女来。

他日西风冰簟阔,梦痕腻遍楚王台。

(0)

叠韵写怀

终朝拥卷苦淹愁,起拓芦帘倚竹篝。

几阵乱鸦趋暝色,万山残雪拥危楼。

文章不作翀霄凤,身世真如在水鸥。

大冶悬金求朽铁,已无薛烛相吴钩。

(0)

响岩

岚光天景极暄萋,探胜何劳短策携。

沙渚暗烟闻鹭语,江田斜日看僧犁。

水声过峡云为瑟,樵迹当厓树作梯。

贺监高风千古在,荒台钓石有谁跻?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