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瓈浓露艳幽光,郑宅春芽斗粉枪。
白嫩蛎房调最滑,绿肥龙虱细生香。
玻瓈浓露艳幽光,郑宅春芽斗粉枪。
白嫩蛎房调最滑,绿肥龙虱细生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精致的春天景象,以瓷器般的浓露和鲜艳的幽光开篇,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郑宅(可能指某处名园或雅致住所)中早春新芽的生机勃勃。诗人将嫩绿的茶叶比作“粉枪”,暗示了它们娇嫩欲滴、竞相生长的态势。接下来,诗人进一步细致入微地描述了蛎房(可能是海鲜的一种)的口感,形容其白嫩滑爽,而龙虱(一种小虫,此处可能象征美食)则因其绿色丰盈而散发出独特的香气。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传达了春天的清新与味觉享受,流露出诗人闲适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九峰山翁常在山,一岁不一窥尘寰。
卯金苗裔旧隆准,著书满屋麾迁班。
行雁联翩刺霄汉,翁乎隐几烟霞关。
教儿肯落无双后,济物仍施不报间。
修龄馀六已望七,晨星两眼仙童颜。
掌中丹诰凤交彩,胸盘绣雀披云鹇。
焚香直北三顿首,万年睿圣貤高闲。
九峰巍哉几千尺,南山东瞩摇青鬟。
便引南山作宾主,安得从之渝水湾。
断纹掩抑浮云轻,临霞繊吭十二鸣。
青皇振蛰水龙泣,雕虎啸壑回飙生。
高山峨峨带寒日,广陵妙散谱不出。
崆峒仙骨沦金精,烟交雾净疑毛质。
世徂神物亦乘化,划然惊耳千风下。
谁令清绪播人寰,考亭壮岁功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