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紫金庵晓上人韵》
《和紫金庵晓上人韵》全文
明 / 唐文凤   形式: 古风

高僧结茆住空山,悬栈绝磴愁跻攀。

苦心鍊行息百虑,能悟幻泡如是观。

人间但觉岁月速,物外始识天地宽。

清香馥郁皆薝卜,密影摇曳惟旃檀。

黑虎听经伏层石,苍龙护法循危栏。

定学隐峰飞杖锡,何须子晋骑凤鸾。

佛灯媚夜燃云暖,衲衣生藓侵肌寒。

半生枯坐骨格瘦,几度谈空舌本乾。

风光模写入眼底,才思紬绎抽毫端。

竹床秋爽卧不醒,石室日高吟未安。

而今羡子兴潇散,十年离乱良可叹。

城郭烟埃惊满眼,生民杀戮痛刻肝。

嗟予苦被忧患缚,何由握手博一欢。

常思远公约元亮,结盟何事攒眉难。

他时西林作三笑,双凫定许凌风翰。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唐文凤的《和紫金庵晓上人韵》描绘了一位高僧在深山中修行的生活,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了僧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环境。首联“高僧结茆住空山,悬栈绝磴愁跻攀”描绘了僧人居住环境的偏远与攀登的艰难,体现了其清修的决心。

“苦心鍊行息百虑,能悟幻泡如是观”表达了僧人通过修炼排除杂念,对人生有了深刻的理解,认识到世间一切如梦幻泡影。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对比人间与物外,赞美了山中的宁静与广阔,以及僧人生活的简单与禅意。

“竹床秋爽卧不醒,石室日高吟未安”描绘了僧人沉浸在自然与禅定中的状态,生活节奏悠然自得。然而,尾联“而今羡子兴潇散,十年离乱良可叹”则透露出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和韵的形式,既赞美了僧人的修行生活,也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动荡的忧虑和个人情感的抒发,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作者介绍

唐文凤
朝代:明

徽州府歙县人,字子仪,号梦鹤。唐桂芳子。父子俱以文学擅名。永乐中,以荐授兴国县知县,著有政绩。改赵王府纪善。卒年八十有六。有《梧冈集》。
猜你喜欢

蝶恋花六首·其五

秋叶湾头秋水至。淼淼愁波,目断斜阳里。

此去关山何处是。弥天牢落征人意。

断泊芦花飞乍起。却被西风,吹皱逢逢水。

水色天光秋破碎。一时都摄孤帆底。

(0)

蝶恋花六首·其三

衰草天涯秋色沮。陌上王孙,无复从君住。

剪剪西风何太苦。猜心燕子斜阳路。

不道垂杨无意绪。才了青青,又作弥天絮。

落叶已随流水去。一川凉影零孤雨。

(0)

玉簟凉.凉枕

消受松风。要跂脚北窗,脑换冬烘。

游仙谁导引,借手段玲珑。

温柔乡隔几许,一世界、此亦鹅笼。

安顿好,好水精眠梦,抛尽尘红。虫虫。

当霄宿露,当昼抱冰,公等忒不从容。

佳名无患锡,称净榻疏栊。

通灵真有化境,尽热闹、我自清空。

将息去,肯羡他、梅底师雄。

(0)

庆春泽.初雪

秋气犹悲,冬心自警,天教光景翻新。

试手龙公,居然碾玉为尘。

记曾前度占三白,怎匆匆、已等烟云。

认分明、隔夜霜痕。隔岁泥痕。

尧年莫道今番早,要一番一转,转到浓春。

岭上梅花,报来消息先真。

填平缺陷将来事,耐寒交、且订松筠。

好招邀、驴背诗人。鹤背仙人。

(0)

少年游.题画

忽从古镜感前因。唤得起真真。

琼楼月冷,被池香暖,量遍好腰身。

而今万水千山阻,除是梦中亲。

觅个良工心曲写,堪彷佛、意中人。

(0)

浣溪纱·其五

烟柳无情拂帽斜。钿车何处路三叉。

楚蘋谢絮各天涯。

破闷笼鹦聊说梦,惊寒江燕却思家。

画奁残雨损菱花。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