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运倏代谢,风节弃已久。
磬折投朱门,高谈尽畎亩。
言行清浊间,术工乃愈丑。
人生若草露,营营苦奔走。
为问身后名,何如一杯酒。
行当向酒泉,竹林呼某某。
时有西风来,吹香满罂缶。
不问今何时,仰天但搔首。
世运倏代谢,风节弃已久。
磬折投朱门,高谈尽畎亩。
言行清浊间,术工乃愈丑。
人生若草露,营营苦奔走。
为问身后名,何如一杯酒。
行当向酒泉,竹林呼某某。
时有西风来,吹香满罂缶。
不问今何时,仰天但搔首。
这首诗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拟古(其五)》,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和道德沦丧的感慨。首句“世运倏代谢”揭示了时间的快速流转,而“风节弃已久”则暗示了社会风气中高尚节操的流失。接下来,“磬折投朱门,高谈尽畎亩”描绘了人们为了利益而曲意逢迎的场景,对比鲜明。
诗人批评了那些在言行上混淆是非,技巧却愈发低劣的人。“人生若草露,营营苦奔走”以草露比喻人生的短暂和忙碌,形象地写出世人忙于追求功名利禄的辛苦。最后,诗人发出疑问:“为问身后名,何如一杯酒”,表达出对名利虚无的质疑,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行当向酒泉,竹林呼某某”暗指隐逸的生活,与前文的世俗形成对比。诗人想象自己在自然中饮酒作乐,享受清风。“时有西风来,吹香满罂缶”描绘出宁静而美好的画面,与现实的喧嚣形成反差。结尾处,“不问今何时,仰天但搔首”,诗人选择不问时局,只沉浸在自己的思考和感慨中,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孤独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纳兰性德对于世态炎凉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