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烟杳无际,孤棹去悠悠。
多病长为客,思乡况属秋。
树围平野阔,江涌众山浮。
却望云中雁,缄书寄远愁。
风烟杳无际,孤棹去悠悠。
多病长为客,思乡况属秋。
树围平野阔,江涌众山浮。
却望云中雁,缄书寄远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丰城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浓郁的思乡之情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
首句“风烟杳无际”,以“风烟”二字开篇,营造出一种辽阔而迷茫的景象,仿佛置身于无边无际的烟雾之中,暗示着旅途的遥远与孤独。接着,“孤棹去悠悠”一句,通过“孤棹”这一意象,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乘舟前行的情景,进一步强化了孤独与漂泊之感。
“多病长为客,思乡况属秋。”这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内心情感。长期在外漂泊,身体多病,再加上秋天的到来,更加引发了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秋天的萧瑟与诗人内心的孤独相互映照,使得思乡之情更加浓烈。
“树围平野阔,江涌众山浮。”这两句转而描写沿途的自然风光。树木围绕着广阔的田野,江水汹涌,群山仿佛在水中浮动。这样的景象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广阔与深邃。
最后,“却望云中雁,缄书寄远愁。”诗人抬头望向天空,看到大雁在云中飞翔,不禁触发了写信寄情的想法,将远方的忧愁寄托于书信之中。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也体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关怀和思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行走在丰城道中的所见所感,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沉的内心世界。
高阁寒轻,映万朵芳梅,乱堆香雪。
未待江南,早冠百花,先占一阳佳节。
剪彩凝酥,无处学、天然奇绝。
便寿阳妆,工夫费尽,艳姿终别。
风里弄轻盈,掩珠英明莹,待腊飘烈。莫放芳菲歇。
剩永宵欢赏,酒酣吟折。
倒玉何妨,且听取、樽前新阕。
怕笛声长,行云散尽,谩悲风月。
江月初圆,正新春夜永,灯市行乐。
芙蕖万朵,向晚为谁开却。层楼画阁。
尽卷上、东风帘幕。
罗绮拥,欢声和气,惊破柳梢梅萼。绰约。
暗尘浮动,正鱼龙曼衍,戏车交作。
高牙影里,缓控玉羁金络。铅华间错。
更一部、笙歌围著。香散处,厌厌醉听,南楼画角。
宝历契昌运,岳渎启珍符。
汾阳忠义勋阅,此际挂蓬弧。
正属阳生子月,始见蓂敷六荚,宝剑出昆吾。
芒射斗牛分,光彩照坤舆。备文武,宏器量,足谋谟。
世传韬略,出专阃制誓平胡。
尽护貔貅百万,仰副九重委注,指日复舆图。
祝寿如山阜,进位陟洪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