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盈照溪水,掩敛下瑶台。
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来。
偶同佳客见,似为冻醪开。
若在秦楼畔,堪为弄玉媒。
轻盈照溪水,掩敛下瑶台。
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来。
偶同佳客见,似为冻醪开。
若在秦楼畔,堪为弄玉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幽静的山水田园图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梅花之美的赞美和独特的情感。诗中使用了轻盈、掩敛等词汇,形象地表达了梅花在溪畔瑶台间轻柔生长的景象,同时通过与雪的比较(妒雪聊相比),突出了梅花的清高脱俗和独特之美。
诗人还运用了“欺春不逐来”一句,表达了梅花不随波逐流,不被世俗春光所动摇,这既是对梅花坚贞独立品格的赞扬,也反映出诗人本人的高洁情怀。偶尔与佳客相遇,如同冻醪初开,传递了一种淡雅而深长的情感交流。
最后,“若在秦楼畔,堪为弄玉媒”一句,则是诗人将自己置身于想象中的秦楼之旁,与梅花之间建立起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联系,将梅花比喻为“弄玉”,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梅花之美的深刻欣赏和情感寄托。整首诗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清新脱俗,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描写梅花的一篇佳作。
唐李太白,访贺知章,浩歌此楼。
想斗酒百篇,眼花落井,一时豪杰,千古风流。
白骨青山,美人黄土,醉魄吟魂安在否。
江南客,因来游胜践,稽首前修。
悠悠。
往事俱休,更莫遣兴亡狂白头。
也莫论高皇、莫论项羽,谁为黄帝,谁为蚩尤。
拶破愁城,吸干酒海,袖拂安梁二山名无暮秋。
题未了,又笑骑白鹤,飞下扬州。
醉面挟风,携杜康酒,酹刘伶台。
问漂母矶头,韩侯安在,钵山池下,乔鹊曾回。
孝说仲车,忠传祖逖,忠孝如今亦可哀。
清河口,但潮生潮落,帆去帆来。
休獃。
且饮三杯。
莫枉教、东乌西兔催。
更谁可百年,脱身不化,谁能五日,笑口长开。
痛饮高歌,胡涂乱抹,快活斗山王秀才。
今天下,曰利而已,何以平哉。
有客过东鲁。
自葛水、泛舟西下,帆开三楚。
万里湖光磨水镜,际五老、落星烟渚。
又飞过、二姑门户。
彭泽柳青新旧色,望九华、依约池阳路。
风雨庙,乌江羽。
蛾眉牛渚皆如故。
问缘何、鲁港汀洲,江声无语。
采石书生勋业在,吊锦袍、公子魂何处。
流恨下、秦淮商女。
多景楼头吟北固,笑平山堂里谁为主。
且烂饮,琼花露。
吾祖文中,曾于夫子,受罔极恩。
有宇宙以来,春秋而后,三纲所系,万古常存。
列国何时,东吴何地,十哲之中尚有言。
况今也、与圣贤邦域,同一乾坤。
卑飞难傍天阍。
但勃窣衔香拜圣门。
要水看黄河,山登岱岳,鲁求君子,学究中原。
虽有他人,不如同姓,仰止文星出禁垣。
又安得,借蒙庄大瓢,酌泗水之源。
醉醒琼花露。
买扁舟、邵伯津头,向秦邮去。
流水孤村鸦万点,忆少游、回首斜阳树。
又访著、山阳酒侣。
细剔留城碑藓看,上歌舞、一啸江东主。
望凫峄,过邹鲁。
孔林百拜瞻茔墓。
历四阜、少皞之墟,大庭之库。
竟涉汶河登泰贷,候清光,夜半开玄圃。
迤逦问、东平归路。
蚩冢黄花吟笑罢,下新州,醉白楼头赋。
复淮楚,寻故步。
何而不感。
遂赋此呈燕五峰。
帆卸西湾侧。
望康庐、老峰面目,旧曾相识。
岁岁滔滔江浪远,回首暮云空碧。
今想见、发痕全白。
眠鹿矶头茅屋烂,问草堂、谁管真泉石。
还更有,青牛迹。
老峰点首如招客。
道十年、玉斗窗间,两成疏觌。
赢得老夫谙阅世,不作少年太息。
看雨余、依旧青山色。
汶上归来重过我,最峰头、新长芝堪摘。
分半席、共横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