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临高台》
《临高台》全文
明 / 胡直   形式: 乐府曲辞

临高台,高台上极于穹窿。

紫垣天市,雕阑绮疏,曲曲而相通。

昆崙县圃,瞠乎其下,讵知三观之与祝融,灵光章华岂足崇。

台中之人,丹颜素发称老翁,从台谒帝翔天宫。

帝亲挈之神符,斥飞廉而鞭丰隆。

回羲和之飞御日,吼雨而掣风。

六合摇摇若颠舟,台亦岌岌不可以久从。

况乎下有瀺灂万仞之洪淙,沧桑变幻兮人莫之穷。

嗟尔非柱下之老龙,又非广成子,讲道于崆峒。

胡为凌苍昊,驾汗漫,将欲与天地乎长终。

(0)
鉴赏

这首诗《临高台》由明代诗人胡直所作,描绘了一幅壮丽的仙境图景,充满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

诗开篇即以“临高台”点题,引出一个位于云端之上的宏伟建筑。接着,诗人通过“紫垣天市,雕阑绮疏,曲曲而相通”的描绘,展现了高台的精致与壮观,仿佛是人间与天界相连的桥梁。随后,“昆仑县圃,瞠乎其下”一句,将高台置于宇宙宏大的背景之中,凸显其非凡的地位。

“昆崙县圃,瞠乎其下,讵知三观之与祝融,灵光章华岂足崇。”这一段不仅展示了高台的崇高地位,还暗含了对自然与神明的敬畏之情。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高台之上的神秘与神圣。

接下来,“台中之人,丹颜素发称老翁,从台谒帝翔天宫。”描绘了一群仙人在此生活,他们与世隔绝,追求着永恒的生命与智慧。诗人通过这些仙人的形象,表达了对超越世俗生活的向往。

“帝亲挈之神符,斥飞廉而鞭丰隆。”这一句展现了仙人与神明之间的互动,体现了权力与威严。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展现了高台之上超凡脱俗的世界。

“回羲和之飞御日,吼雨而掣风。”这一段进一步描绘了高台之上的神奇景象,羲和驾驭太阳,风雨听命,展现了自然界的奇迹与和谐。

“六合摇摇若颠舟,台亦岌岌不可以久从。”诗人在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高台比作颠簸的船只,暗示了高台的不稳定与易逝性,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最后,“况乎下有瀺灂万仞之洪淙,沧桑变幻兮人莫之穷。”这一句将视角拉回地面,描绘了深渊与变化无常的自然景观,强调了人类面对自然的渺小与无力。

“嗟尔非柱下之老龙,又非广成子,讲道于崆峒。胡为凌苍昊,驾汗漫,将欲与天地乎长终。”诗人在此发出感慨,表达了对那些能够与天地同寿的仙人的羡慕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局限性的认识。

综上所述,《临高台》通过丰富的想象与生动的描绘,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与魅力的仙境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以及超凡脱俗境界的深刻思考与向往。

作者介绍

胡直
朝代:明

猜你喜欢

球堂真赞

四众之师,万星之月。为照为明,如行如说。

承其光则器器皆圆,得其心则尘尘无物。

及其瞎却衲僧眼,倒握麈尾拂。

则丛林皆谓有老黄龙之体裁,备头陀之风骨。

(0)

和无在悼惠书记·其三

全死全生大法王,能医生死更无方。

乾城影里封疆阔,石火光中劫数长。

(0)

与法界才庵主·其二

三脚驴儿脚踏天,恒河诸佛若为宣。

阎浮夜半人惊起,把得芒绳下铁鞭。

(0)

和曾运使·其四

幻师拈起一枝草,无限春光应手回。

认得春光与拈草,分明开眼被瞒来。

(0)

致政张安卿承事挽词三首·其一

孝养人谁及,清修少比伦。

旋闻丹旐具,俄见轴车存。

空叹音尘远,犹思燕席温。

安然向窀穸,感涕一销魂。

(0)

次韵朱新仲省宿十首·其六

闰馀先占秋,秋至热难久。

不知更旬日,灯火可亲不。

书告腕欲脱,正藉解劳酒。

谁知比舍郎,新酿复乌有。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