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笑平生独好奇,廿年衡岳倍相思。
重期羽驭烟霞外,岣嵝峰头读禹碑。
自笑平生独好奇,廿年衡岳倍相思。
重期羽驭烟霞外,岣嵝峰头读禹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衡岳的深厚情感与向往。首句“自笑平生独好奇”透露出诗人独特而纯粹的兴趣所在,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溢于言表。接着,“廿年衡岳倍相思”一句,将时间的跨度与情感的深度巧妙结合,二十年的时光里,对衡岳的思念愈发浓烈,展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重期羽驭烟霞外”一句,运用了浪漫的想象,预示着诗人期待再次与衡岳相遇,仿佛乘着羽化的仙鹤,穿越云雾缭绕的山间,充满了超脱尘世的意境。最后,“岣嵝峰头读禹碑”则点明了具体的地点和活动——在岣嵝峰上阅读大禹的石碑。岣嵝峰作为大禹治水的圣地,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深邃,诗人在这里阅读禹碑,不仅是在探寻历史的痕迹,更是在与先贤对话,感受着古老智慧的启迪。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想象力的场景构建,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厚爱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漾沦漪、田田点点,熏风吹展多少。
镜奁渐有情丝惹,一串蘋香萦绕。青柄袅。
看贴水、轻圆解覆鸳鸯鸟。凌波路杳。
正卷绿缄愁,含朱束怨,芳意尚娇小。
追凉处,十里银塘清晓。承来珠露初皎。
艳游曾记销凝甚,一舸尚迟红闹。吟思悄。
待扶出、盈盈扇底玉容好。秋霜易老。
怕吹落脂痕,剪残衣翠,须约采香早。
扁舟棹入西塘路,湖天宿雨新霁。
绕舍泉清,出墙树老,遥指故人高寄。柴门乍启。
便把卷分题,洗杯留醉。
晚眺西山,夕阳数点远凝紫。
几度诗坛酒阵,问玉山座上,风流无是。
跨鹤人行,盟鸥水冷,惆怅岁华撚指。流连胜地。
怕佳约难期,秋高花底。催客钟残,渔歌声又起。
樱桃宴罢人归后。正烟笼淡月,疏窗如画。
红药栏边,当日新携素手。
睡起微闻花叹息,似记得、星星密咒。依旧。
对漂香泊粉,几枝春瘦。别久。
心期轻负,为深怜痛惜,越添僝愁。
十载绮罗情,付昨霄残酒。
谁道酒醒都是恨,只刬地、晓风杨柳。知否。
古今来一例,断肠回首。
青烟散后,绿云重绾,今来欲见何缘。
每约花时,共听莺处,将归几度留连。冰玉语空传。
信书生薄命,自古而然。
谁遣刚风,无端吹折到青莲。品题真负当年。
倩泪痕和酒,滴醒长眠。
香令还家,粉郎依旧,知他一笑幽泉。
慧业定生天,怕柔肠侠骨,难忘人间。
莫更多情,漫劳天上葬神仙。
心共香苞卷。卸啼妆、却施檀晕,湘娥恨遣。
直拂芸辉绡账薄,云母簟纹波泫。
新粉扑、罗浮蝶茧。
说与桐花羞待凤,雪衣寒、水月毫光浅。
窗影在,个人展。兔园傍柳名偷显。
刻琅玕、词填玉茗,箫圆钗扁。
搔背何须春笋样,一笑麻姑鞭犬。
换翠袖、昭容不免。
占住夜郎才几节,让扶南、暂作扶馀典。
偎满愿,火龙剪。
悠然。长天。澄渊。渺湖烟。无边。清辉灿灿兮婵娟。
有美人兮飞仙。悄无言。攘袖促鸣弦。
照垂杨、素蟾影偏。羡君志在,流水高山。
问君此际,心共山闲水闲。
云自行而天宽,月自明而露漙。
新声和且圆,轻微徐徐弹。法曲散人间。
月明风静秋夜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