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赵比部崧高卷》
《题赵比部崧高卷》全文
明 / 胡应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六洞三山缔夙缘,崧高云色正苍然。

金身百丈飞龙日,宝箓千秋记凤年。

杖锡乍移吴苑外,香灯长护越台前。

菩提一钵开甘露,犹忆中林静夜传。

(0)
鉴赏

此诗《题赵比部崧高卷》由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描绘了一幅与佛教圣地相关的壮丽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自然美景与宗教精神的深刻感悟。

首句“六洞三山缔夙缘”,以“六洞三山”象征佛教中的圣地,暗示诗人与这些神圣之地有着前世的缘分,为全诗奠定了超凡脱俗的基调。接着,“崧高云色正苍然”一句,通过描绘云雾缭绕的嵩高山峰,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的宗教色彩。

“金身百丈飞龙日,宝箓千秋记凤年”两句,运用了佛教中的“金身”和“宝箓”等元素,形象地描绘了佛像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以及古老的经书记录着千年历史的情景,体现了对佛教文化和历史的深厚敬仰。

“杖锡乍移吴苑外,香灯长护越台前”则通过“杖锡”(僧侣行脚的法器)和“香灯”(佛教仪式中的照明物),描绘了僧侣在吴苑之外行脚,以及香灯守护着越台的情景,表现了佛教修行者对信仰的执着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最后,“菩提一钵开甘露,犹忆中林静夜传”两句,以“菩提一钵”象征修行者的觉悟与慈悲,通过“甘露”这一比喻,表达了佛教中净化心灵、带来解脱的教义。同时,“犹忆中林静夜传”则暗示了这种教义在夜晚的森林中静静传播,寓意深远,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佛教文化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信仰和宇宙奥秘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胡应麟

胡应麟
朝代:明   字:元瑞   号:少室山人

(1551—1602)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猜你喜欢

赠僧法一墨

黄山之巅百尺松,虬枝偃盖连群峰。

山神守护魑魅避,道人剪伐天为容。

扪崖踸踔篝火远,绝壁晻霭凝烟浓。

玄霜霏霏玉杵下,捕麋煮角当严冬。

阴房风日不可到,律琯吹尽灰无踪。

小书细字著名姓,黄金照耀图双龙。

守臣再拜选进日,九关有诏开重重。

老儒偶得实天幸,千金更买无由逢。

上人澹泊何所好,工书草隶如飞蓬。

苦来求我惜不得,一酬十载相过从。

君不见玉堂词人紫垣客,拜赐舞蹈黄罗封。

长安纸价犹未贵,江南江北山皆童。

(0)

景德祭社稷三首·其二奠玉币、酌献用《嘉安》

于穆大祀,功利相宣。灵坛美报,历代昭然。

介以蕃祉,祚以丰年。土爰稼穑,允协民天。

(0)

元符亲享明堂十一首·其三神宗奠币用《信安》

合宫礼备,时维哲王。堂筵四敞,明德馨香。

圣考来格,降福穰穰。承承继继,万祀其昌。

(0)

诉衷情

悠悠万里云水。

(0)

导引.明德章德皇后御容赴普安禅院奉安嘉祐六年

母仪天宇,彤史蔼遗芳。纡馀庆气固灵长。

基祚寝明昌。重华大孝奉蒸尝。原庙閟灵光。

采章褕翟严新饰,歆愿福穰穰。

(0)

望江南·其六

思晴好,路滑少人行。

早信雨能留得住,尽教尽日自舟横。直等到清明。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