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韩编修奉使朝鲜》
《送韩编修奉使朝鲜》全文
明 / 李学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使臣衔命诏殊方,边塞间关去路长。

季札素闻周礼乐,夷陬行睹汉冠裳。

旌旗晓度辽阳月,剑佩朝凌鸭绿霜。

役竣旋镳须计日,词垣犹待赋长杨。

(0)
鉴赏

此诗《送韩编修奉使朝鲜》由明代诗人李学一创作,描绘了使臣出使远方国家的壮丽景象与深厚的文化交流意蕴。

首句“使臣衔命诏殊方”,开篇点题,以“使臣”自喻,说明其肩负重任,出使至遥远之地。次句“边塞间关去路长”,进一步描述了出使之路的艰辛与漫长,充满了挑战和未知。

接着,“季札素闻周礼乐,夷陬行睹汉冠裳”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古代文明交流的向往与自豪。季札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大夫,他出使各国时,不仅传播了周朝的礼仪文化,也展示了华夏文明的魅力。此处借季札之名,暗喻出使者将传播中华文化的使命,同时也预示着不同文化间的交融与理解。

“旌旗晓度辽阳月,剑佩朝凌鸭绿霜”描绘了出使队伍在清晨出发,月光下旌旗飘扬,剑佩闪烁的壮丽场景。辽阳和鸭绿江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地名,这里通过地理元素的引用,既展现了出使路线的辽阔,也暗示了出使者的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最后,“役竣旋镳须计日,词垣犹待赋长杨”表达了对出使任务完成后的期待与祝愿。出使归来后,希望能在文学领域有所建树,如同西汉著名辞赋家杨雄一样,留下传世之作。这不仅是对出使者的期许,也是对文化交流成果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使臣出使的壮丽景象,以及对文化交流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国家使命的崇高敬仰和对文化传承的热切期盼。

作者介绍

李学一
朝代:明

李学一,字万卿,号文轩。归善(今广东惠阳)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一五五八)举人,明穆宗隆庆二年(一五六八)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刑科给事中。历任湖广参议、贵州提学副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四、吴道镕《广东文徵作者考》卷四有传。李学一诗,以张友仁一九四八年手抄本《文轩公集》为底本。
猜你喜欢

迁居对雨有感

楚乡风物淡悠悠,独掩閒门客滞留。

尽日无言对秋雨,相敲蕉叶各吟秋。

(0)

自海至楚途次寄马全玉八首·其一

迂疏怀抱独君知,杖拂亲依即我师。

一句未能参妙道,数篇空复寄新诗。

子方奋迅云间翮,我厌追随世上儿。

安得岩坰两如志,铜瓶乌几为君携。

(0)

十月二十日夜大雨雹震电先是数日极暖至是方稍晴

江乡节候异中州,十月狂雷震未休。

二年到耳同常事,一夜雨声如蚤秋。

想见麦畦添宿润,更欣蔬甲长新柔。

东堂晚望无氛祲,洗出樊山紫翠浮。

(0)

夜间风雨有感

留滞招提未是归,卧闻秋雨响疏篱。

何当粗息飘萍恨,却诵僧窗听雨诗。

(0)

东岭旋憩亭

祖道东关外,于今已十年。

未知何日是,还向此亭旋。

鸟语云根落,桃花岭上妍。

深惭频作客,乡国眼空悬。

(0)

虞美人

苕花飞尽汀风定。苕水天摇影。画船罗绮满溪春。

一曲石城清响、入高云。壶觞昔岁同歌舞。

今日无欢侣。南园花少故人稀。

月照玉楼依旧、似当时。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