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将子中丞寄寓邕除夕诗兼传捷报用韵答之》
《将子中丞寄寓邕除夕诗兼传捷报用韵答之》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鱼]韵

两地残冬共索居,一般穷岁总堪除。

人遐自合传幽绪,春至偏宜趁捷书。

日月天中无远近,风涛海外任盈虚。

猛思半百三年是,知命知非愧孔蘧。

(0)
鉴赏

这首诗以对仗工整、意境深远著称,展现了诗人郭之奇在面对岁月流转、人生沧桑时的深沉思考与豁达态度。

首联“两地残冬共索居,一般穷岁总堪除”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寒冷冬日里相隔两地,共同面对困苦岁月的情景。这里的“索居”不仅指空间上的分离,也暗含着心灵上的孤独与挣扎。“穷岁”则点明了时光的艰难与不易,但“总堪除”三字又透露出诗人对于困境的坚韧与乐观。

颔联“人遐自合传幽绪,春至偏宜趁捷书”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句“人遐自合传幽绪”表达了即使身处遥远之地,也能通过心灵的交流传递情感与思绪,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连结与共鸣。后句“春至偏宜趁捷书”则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春天与军事上的胜利相联系,寓意着在逆境中寻求突破与希望,借春日的生机勃勃来象征战事的顺利与最终的胜利。

颈联“日月天中无远近,风涛海外任盈虚”运用了广阔的自然景象来比喻人生的起伏与宇宙的浩瀚。日月在天中无论远近都同样运行,风涛在海外不论盈虚都自有其规律,以此来表达时间与空间的相对性,以及人生经历中的不变与变化。这种宇宙观的融入,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层次的哲学意味。

尾联“猛思半百三年是,知命知非愧孔蘧”则是诗人对生命与命运的深刻反思。他意识到自己已过半百,回顾过去的三十年,既有成就也有遗憾,但他能够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不因过去的得失而懊悔或骄傲,而是从中汲取智慧,学习先贤孔子的谦逊与自我反省的精神。这一联体现了诗人成熟的人生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元日词·其一御阁

莺谷春风柳上归,禁闱芳树渐依依。

尧年亿万如天远,万国欢心拱太微。

(0)

菩萨蛮·其二

个人轻似低飞燕,春来绮陌时相见。

堪恨两横波,恼人情绪多。

长留青鬓住,莫放红颜去。

占取艳阳天,且教伊少年。

(0)

临江仙·其四

浅浅馀寒春半,雪消蕙草初长。烟迷柳岸旧池塘。

风吹梅蕊闹,雨细杏花香。

月堕枝头欢意,从前虚梦高唐。觉来何处放思量。

如今不是梦,真个到伊行。

(0)

少年游

眼来眼去又无言。教我怎生团。

又不分明,许人一句,纵未也心安。

是即自古常言道,色须是艰难。

愿早得来,虽然容易,管不等闲看。

(0)

予既和圆机绅字长句复作寄孙显夫是初考之最高等也

鱼龙起伏初无度,下品曾为第一人。

鸿藻自甘戎幕掾,青云谁委玉阶绅。

命微夫子徒哀剧,天远灵均枉问因。

触事思君成苦调,遥怜烂醉剩阳春。

(0)

万年欢.寄韵次膺叔

十里环溪,记当年并游,依旧风景。

彩舫红妆,重泛九秋清镜。

莫叹歌台蔓草,喜相逢、欢情犹胜。

苹洲畔、横玉惊鸾,半天云正愁凝。中秋醉魂未醒。

又佳辰授衣,良会堪更。早岁功名,豪气尚凌汝颍。

能致黄金一井,也莫负、鸱夷高兴。

别有个、潇洒田园,醉乡天地同永。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