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义非通人,意与当世绝。
抚兹劬劳愿,衡门未能闭。
寄食漂母餐,养高袁安雪。
进退欲如何,终然抱孤洁。
今朝讲肆开,俎豆为尔设。
跹跹媚学子,游戏亦可悦。
所愿遵周行,前修有芳烈。
既撷三春华,仍存贯霜节。
吾衰甚矣夫,丘园将牧拙。
不见同人爻,语默本无别。
毛义非通人,意与当世绝。
抚兹劬劳愿,衡门未能闭。
寄食漂母餐,养高袁安雪。
进退欲如何,终然抱孤洁。
今朝讲肆开,俎豆为尔设。
跹跹媚学子,游戏亦可悦。
所愿遵周行,前修有芳烈。
既撷三春华,仍存贯霜节。
吾衰甚矣夫,丘园将牧拙。
不见同人爻,语默本无别。
这首诗描绘了黄淳耀对人生进退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道德操守的坚持。诗中通过毛义、漂母、袁安等历史人物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与现实、隐逸与入世之间矛盾的感悟。毛义非通人,意与当世绝,体现了作者对传统道德的坚守;寄食漂母餐,养高袁安雪,则展现了作者对高尚人格的向往。进退欲如何,终然抱孤洁,表达了作者在面对人生选择时内心的挣扎与坚定。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对当前情境的描述,和从弟敬远相聚,以教育学子为乐,同时希望他们能遵循周礼,学习先贤的高尚品德。既撷三春华,仍存贯霜节,意味着既要享受生活的美好,也要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最后,作者感叹自己年老体衰,难以与同道之人共事,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融合了历史典故、个人情感与社会关怀,展现了作者深邃的人生哲学和道德追求。
夏君人中英,讷斋天下士。
襟期脩篁友,节操孤松比。
大书晓山扁,山色来棐几。
爱此朝气爽,未明揽衣起。
讷斋我妇翁,颇曾窥涯涘。
结交折辈行,逢人说夏子。
因读晓山吟,令我慨生死。
人世亦何为,仕宦聊尔尔。
孰知死不朽,香名垂千祀。
此人不复得,此诗谁能似。
时甫盍刻石,方山可对峙。
麦陇黄轻,桑畴绿暗,野桥新碧泱泱。
怕春归去,莺语燕飞忙。
风定闲花自落,穿幽径、拾蕊寻香。
曾来处,孤云翠壁,依旧挂斜阳。
客愁,知几许,唯思径醉,谁与持觞。
料文君衣带,为我偷长。
苦忆新晴昼永,闲相伴、刺绣明窗。
何时得,西风夜雨,枕簟共新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