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桃源路亦迷,客心随马自东西。
萧疏榆柳如前岁,依约楼台记隔溪。
入寺绪风秋较早,照窗斜日鸟偏啼。
凭谁指点还归去,头白山僧有杖藜。
不是桃源路亦迷,客心随马自东西。
萧疏榆柳如前岁,依约楼台记隔溪。
入寺绪风秋较早,照窗斜日鸟偏啼。
凭谁指点还归去,头白山僧有杖藜。
这首明代诗人陆深的《秋日慧昭寺访旧迷道》描绘了诗人游寺时的迷失与怀旧之情。首句“不是桃源路亦迷”,以桃花源的隐秘比喻寺境的幽深,暗示了诗人对未知环境的探索和迷失。次句“客心随马自东西”,通过写马儿随意行走,映射出诗人内心的迷茫和随性。
“萧疏榆柳如前岁”描绘了寺周环境的萧瑟,与前年相比并无太大变化,暗含时光流逝而人事依旧的感慨。“依约楼台记隔溪”,远处楼阁隐约可见,隔着溪流,增添了空间的层次感,也暗示着诗人对过去的回忆。
“入寺绪风秋较早”进一步点明季节,寺中的秋风似乎来得特别早,渲染了清冷的氛围。最后一句“头白山僧有杖藜”,以山僧的形象收尾,表达了诗人年华老去,渴望指引返程,寻求内心的安宁。
整首诗以游寺迷路为线索,通过景物描写和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下生活的反思,富有哲理和情感深度。
夜骑白鸾出琳阙,三万仙官锵佩玦。
云雷帖妥过刚风,左推日九右扶月。
一息瑶池翠水家,阿母迎谒龙驱车。
青娥弹丝玉妃酒,坼尽蟠桃红玉花。
九天丈人来问道,太极之前天不老。
丹霞一气玉枢宫,宝笈绳金容探讨。
井君沐浴波五色,洞房光芒上奔日。
天上传呼六丁直,星斗离离碍鸾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