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褐犹闻卧海湄,长裾曾否曳天池。
苍茫八翼飘云汉,惨淡双肱折路岐。
玉洞岂无千岁水,金门宁乏万年枝。
从教少妇机头坐,赋里黄金尚陆离。
短褐犹闻卧海湄,长裾曾否曳天池。
苍茫八翼飘云汉,惨淡双肱折路岐。
玉洞岂无千岁水,金门宁乏万年枝。
从教少妇机头坐,赋里黄金尚陆离。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身处世事变迁中的隐士形象,通过对比短褐与长裾的不同境遇,以及对苍茫天空与坎坷道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浮沉的深刻感悟。诗中“苍茫八翼飘云汉,惨淡双肱折路岐”两句,以“八翼”和“双肱”的意象,生动地表现了人生的起起伏伏,既有高飞云汉的壮志豪情,也有跌落路歧的艰难困苦。而“玉洞岂无千岁水,金门宁乏万年枝”则表达了对永恒与不朽的向往,即使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也渴望着能够寻找到内心的宁静与长久的价值。最后,“从教少妇机头坐,赋里黄金尚陆离”一句,以女子织布的场景为喻,暗示即便在日常琐碎中,也能发现生活的美好与价值,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乐观与豁达。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丰富,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雪压新年,花开想迟,莺来甚难。
喜杯有屠苏,春风滟滟,盘余苜蓿,朝日团团。
六十年来,寻常交际,江海鸥盟总不寒。
移家处,每涉园成趣,居谷名盘。
忘情世味心酸。
但吟得新诗似得官。
尽教我低头,三间茅屋,从他高步,百尺危竿。
白首无成,苍生应笑,不是当年老谢安。
琴书里,且消磨晚景,受用清欢。
竹与梅花,偃蹇冰霜,堪称二难。
我依梅傍竹,借人茅舍,吟风弄月,坐个蒲团。
梅样精神,竹般标致,遮莫清*未是寒。
柴门外,好一湖春水,似拍银盘。
昔人恨橘多酸。
我只笑青松也拜官。
每醉时低唱,沧浪一曲,闲时高卧,红日三竿。
儿辈前来,老夫说与,梅要新诗竹问安。
余无事,只粗茶淡饭,尽有余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