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风十韵》
《清风十韵》全文
宋 / 张秉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何处来蘋末,萧骚尽四邻。

金茎吹晓露,玉宇动轻尘。

易水离歌阕,齐纨怨思新。

泛兰迷旧泽,落帽会佳辰。

篱菊飘香远,庭桐坠叶频。

帆开五湖客,槎去九霄人。

曲沼铺纹簟,平芜偃绿茵。

鸿飞资羽翮,鹰击助精神。

仙驭归堪待,琴松韵更真。

披襟同楚树,千古自相亲。

(0)
注释
蘋末:比喻轻微的事物或人。
萧骚:形容草木摇曳的声音。
金茎:指宫殿的装饰物,如铜柱。
玉宇:形容宫殿或仙境。
易水:古代河流名,常与离别相联。
齐纨:齐地生产的细绢,代指精美衣物。
泛兰:兰花随风漂浮。
落帽:典故,指聚会中的饮酒游戏。
五湖:泛指江湖,象征广阔的天地。
仙驭:神仙的车驾。
琴松:琴声与松声,象征高雅的音乐。
楚树:指南方的树木,这里借指远方的朋友。
翻译
何处来的萍末,满园萧瑟声四起。
金色的柱子在晨露中吹拂,玉宇间微尘轻轻浮动。
易水边的离别歌曲已唱完,新的齐纨之思又添愁绪。
兰花漂浮,迷失往昔的光泽,落帽盛会正逢佳时。
篱笆外菊花香气飘散,庭院中梧桐落叶频繁。
船帆展开,五湖的客人启程,木筏离去,九天之人的身影消失。
弯曲的池塘上铺着竹席,平坦的草地倒映绿意。
大雁展翅飞翔,凭借羽翼;雄鹰搏击长空,振奋人心。
仙人的车驾归来值得期待,琴声松韵更加真切。
敞开衣襟,与楚地古树共情,千百年来始终相亲相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秉的作品,名为《清风十韵》。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深情。

"何处来蘋末,萧骚尽四邻。金茎吹晓露,玉宇动轻尘。" 这几句描绘了秋天清晨的景象,蘋(一种水生植物)覆盖着整个池塘,金茎(菊科植物)在朝露中摇曳,玉宇(指屋宇)因为微风轻拂而扬起细尘。这些描写营造出一幅宁静、清新的画面。

"易水离歌阕,齐纨怨思新。"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者和美好事物的怀念之情。易水是历史上有名的流水,也是一些悲歌的地方;齐纨则是一个历史上的美女形象。这里诗人借用这些意象,抒发自己对于过去美好的记忆和思念。

"泛兰迷旧泽,落帽会佳辰。篱菊飘香远,庭桐坠叶频。" 这几句则是对秋天自然景色的进一步描绘。兰花的清香弥漫在古老的沼泽中,人们在美好的时光里摘下头上的帽子享受这份宁静;篱笆旁的菊花飘散着香气,庭院里的桐树叶子也纷纷扬扬。

"帆开五湖客,槎去九霄人。曲沼铺纹簟,平芜偃绿茵。" 这些句子描写了诗人对旅途的感受和自然景色的观察。帆(船帆)张开,行者在五湖之间旅行;槎(古代车辆)驶离九霄之地,这里“九霄”可能是指高山或远方的地方;曲沼即弯曲的水面,铺着纹簟(波纹),平芜则是平坦的地面,上面的绿茵(草)生长旺盛。

"鸿飞资羽翮,鹰击助精神。仙驭归堪待,琴松韵更真。" 这几句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描绘。鸿(大雁)在空中飞翔,似乎借助了翅膀;鹰(猛禽)则以其勇猛来激励诗人的精神;仙驭即神仙驾驭的马车,归堪待可能是指等待着某种超脱世俗的事物;琴松的韵味更显得真挚不渝。

"披襟同楚树,千古自相亲。"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联系。披襟即解开衣襟,享受清风之美;同楚树则是与古代楚地的松柏为伍,体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友谊。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意境深远的特点,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张秉
朝代:宋

猜你喜欢

送李君还秦兼寄怀其舅孔德太史·其四

为予催李汉,文录早成之。

往日昌黎婿,而今伯道儿。

全书留太华,副本在京师。

作序题前后,芜言不敢辞。

(0)

奉题惠阳王郡侯署中忆雪楼·其四

峰爱穿帘小,来从双玉盘。

莫将湖内外,都作月明看。

政事惟高卧,颜容更渥丹。

谢公鳷鹊句,书遍碧琅玕。

(0)

赋呈韶州陈太守·其二

神君先教化,不让古循良。

祭酒求荀子,笺经问郑乡。

仁山韶石大,智水曲江长。

风度楼前月,遥遥沐景光。

(0)

辛未上巳宴集王蒲衣潨庐分得春字·其一

禊饮逢元巳,清和郁水滨。

桃开千笑日,莺弄数声春。

贶室陪甥馆,浮觞属主人。

青青修竹里,喜见鹊巢新。

(0)

答汪晋贤·其一

玄墓回舟月,踟蹰未访君。

长令碧巢月,流照一浮云。

梦寐日已积,莺花春屡分。

新诗今见寄,香似泽兰闻。

(0)

布水村·其一

生长双鬟地,柑蕉十里园。

绿萝梁氏井,香水汉妃村。

峡影斜当户,江声直到门。

天教兵火后,碧玉一家存。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