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飞回玉辇,双树谒金仙。
瑞鸟呈书字,神龙吐浴泉。
净心遥證果,睿想独超禅。
塔涌香花地,山围日月天。
梵音迎漏彻,空乐倚云悬。
今日登仁寿,长看法镜圆。
六飞回玉辇,双树谒金仙。
瑞鸟呈书字,神龙吐浴泉。
净心遥證果,睿想独超禅。
塔涌香花地,山围日月天。
梵音迎漏彻,空乐倚云悬。
今日登仁寿,长看法镜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宋之问的作品,名为《奉和幸三会寺应制》。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浓厚的佛教色彩和对自然美景的描绘。
"六飞回玉辇"表达了仙境的壮观,"双树谒金仙"则是对神圣之地的形象描写。"瑞鸟呈书字"展现了祥瑞鸟儿传递信息的情景,而"神龙吐浴泉"则是对神异环境的一种描绘。
诗中的"净心遥證果"和"睿想独超禅"显示出诗人内心的清净与高远的佛学修为。"塔涌香花地"和"山围日月天"则是对寺庙周遭环境的描绘,充满了神秘而又宁静的氛围。
"梵音迎漏彻"中的“梵音”指的是佛教的经文读诵声,而"空乐倚云悬"则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享受心灵之乐的境界。最后,"今日登仁寿,长看法镜圆"表达了诗人在这个清净之地,对佛法的深刻领悟和对生命真理的永恒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神仙与自然交融、心灵得到净化升华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教修行的向往,以及对于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
樵山巀嶪罗群峰,中天削出青芙蓉。
樵湖尽注飞流水,一湾东下江犹龙。
中产高人萃清淑,古今上下蟠心胸。
往往应时多遇合,文章行业淩苍穹。
君年逾壮学日积,飞扬意气追前踪。
霜蹄得路轻千里,养成六翮将摩空。
天子求贤初爰立,前星瑞协映储宫。
异日明良知济美,青云早附毕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