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茅山胡道士琴月卷》
《题茅山胡道士琴月卷》全文
宋 / 江宾王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皎皎松上月,泠泠手中琴。

一弹飒灵飙,再弹驱层阴。

铿然发清响,窅皛延馀音。

流光复徘徊,空林转萧森。

象器无乃泥,天人谅何心。

邂逅若有得,俯仰还自吟。

太音寄寂寥,内景涵静深。

山空夜将宴,微露沾衣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máoshāndàoshìqínyuèjuàn
sòng / jiāngbīnwáng

jiǎojiǎosōngshàngyuèlínglíngshǒuzhōngqín

tánlíngbiāozàitáncéngyīn

kēngránqīngxiǎngyǎoxiǎoyányīn

liúguāngpáihuáikōnglínzhuǎnxiāosēn

xiàngnǎitiānrénliàngxīn

xièhòuruòyǒuyǎngháiyín

tàiyīnliáonèijǐnghánjìngshēn

shānkōngjiāngyànwēizhānjīn

注释
皎皎:明亮。
泠泠:冷清。
飒灵飙:轻快的风。
层阴:层层乌云。
铿然:清脆。
徘徊:流转。
萧森:寂静。
象器:乐器。
谅:想必。
邂逅:偶然。
俯仰:抬头低头。
太音:宏大之音。
寂寥:寂寞。
微露:微微的露水。
沾衣襟:打湿衣襟。
翻译
明亮的月光照在松树上,我手中弹奏着冷清的琴声。
第一曲弹出轻快的风,第二曲驱散层层乌云。
琴声清脆回荡,余音悠长深远。
流转的光芒再次徘徊,空旷的树林变得愈发寂静。
乐器与自然相比显得粗俗,天人之心又该是如何呢?
偶然间有所领悟,无论是抬头还是低头,都在低声吟唱。
宏大之音寄托于寂寞之中,内心景象蕴含着深深的宁静。
夜晚的山林即将沉寂,微微的露水打湿了我的衣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诗人在松林之上独赏明月,与手中的琴声相伴。"一弹飒灵飒,再弹驱层阴"表达了琴声的清越和连续,以及它驱散了心中阴霾的情景。

"铿然发清响,窅皛延馀音"则更深入地描绘了琴声的美妙与回荡,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流光复徘徊,空林转萧森"中,"流光"或许指的是月光在林间的流动,"徘徊"则是诗人心境的写照,表达了一种游移不定的情怀。

"象器无乃泥,天人谅何心"中的"象器"可能是比喻琴或其他器物,而"无乃泥"则强调了其纯净无瑕。"天人谅何心"则是在探讨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以及诗人内心的感悟。

"邂逅若有得,俯仰还自吟"表达了诗人在这宁静夜晚之中有所领悟,但又难以言传,只能自我沉醉其中。"太音寄寂寥,内景涵静深"则进一步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太音"可能是指最高境界的声音,而"内景涵静深"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最后,"山空夜将宴,微露沾衣襟"中,"山空"构建了一种广阔无垠的空间感,"夜将宴"可能暗示了诗人与自然之间即将开始的一场盛宴,而"微露沾衣襟"则是对月光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清凉而又温柔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对琴声和月光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超然与宁静,以及内心世界的深邃与丰富。

作者介绍

江宾王
朝代:宋

江宾王(一○九六~?),字彦济,改字朝翁,句容(今属江苏)人。高宗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进士,时年五十三(《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为枢密院编修官,二十六年,以谄事魏良臣罢(《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二)。
猜你喜欢

约圃杂咏五首·其三烟鬟亭

暝色团一丘,炊烟四无际。

如入法华境,面面青螺髻。

(0)

为胡元瑞题绿萝馆二十咏·其十四麈尾

爱君两手色,白于手中玉。

第深无诤义,麈尾何必秃。

(0)

为胡元瑞题绿萝馆二十咏·其七棋

欲知九枰胜,来自孤山媪。

但赌宣城郡,不赌谢公墅。

(0)

石丈拱辰抱西河之戚今闻后房有旦夕就馆者寄此祝之·其四

去却掌中珠,还从蚌中觅。

合浦作漳流,精光夜如日。

(0)

访吴登不值承见寄三绝句赋此为答·其一

从此步屧过,吴均莫相避。

试看白板扉,的应无凤字。

(0)

戏赠朱生·其一

小吏黄衣是,雄谭白马非。

何如学方朔,割肉诙谐归。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