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江东,拚向渔樵寄傲。问何为、冲炎席帽。
年年作苦杂佣保,赤日红尘,怕相嘲程晓。
想西溪草堂,雨杉烟筱。傍苔阴、置笔床茶灶。
晚凉濯足欹湖,恰估船笛响,风定菱丝袅。
老去江东,拚向渔樵寄傲。问何为、冲炎席帽。
年年作苦杂佣保,赤日红尘,怕相嘲程晓。
想西溪草堂,雨杉烟筱。傍苔阴、置笔床茶灶。
晚凉濯足欹湖,恰估船笛响,风定菱丝袅。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年长者在江东选择隐居于渔樵生活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与对当前生活的淡然态度。
词人以“老去江东,拚向渔樵寄傲”开篇,点明了自己年岁已高,选择与渔夫樵夫为伴,过着隐逸的生活。接着,“问何为、冲炎席帽”,他自问为何在炎热的夏日仍要外出劳作,这反映了他对过往艰苦生活的反思。词中提到“年年作苦杂佣保,赤日红尘,怕相嘲程晓”,描述了他每年辛勤劳作,身处炎炎烈日和喧嚣尘世之中,害怕被他人嘲笑,流露出一种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逃避。
“想西溪草堂,雨杉烟筱。傍苔阴、置笔床茶灶”,词人想象自己在西溪草堂旁,雨中的杉树与烟雾缭绕的小竹林,旁边是青苔覆盖的阴凉之地,摆放着笔床和茶灶,营造出一种宁静雅致的生活场景。这里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词人理想中的隐居生活状态——远离尘嚣,亲近自然,享受简单而纯粹的生活乐趣。
最后,“晚凉濯足欹湖,恰估船笛响,风定菱丝袅”,描绘了傍晚时分,词人在湖边洗脚,感受微风拂面,远处传来估船的笛声,菱丝在风停后轻轻摇曳的画面。这一段描绘充满了诗意,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词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
皇考勤民瘼,明纶戒大吏。
灾伤孰敢隐,蠲赈广储备。
江南称水乡,霖潦每易致。
十三年之间,百四十万赐。
试较古救灾,有过无不至。
眇予奉家法,屯膏惧非义。
十八年所赈,过先二十倍。
灾多赈以多,调幕惟增愧。
或云民习骄,或云官示惠。
胥非我所知,所知痌瘝意。
损上斯益下,卦爻义昭示。
所全良必众,永言励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