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抱岑寂,丈室掩虚白。
道人尘机断,宇宙一西壁。
是心如焦谷,浩劫永枯寂。
一句从谁闻,投老承此力。
相逢不相问,未省谁主客。
咄去真俗人,胡为来役役。
苍山抱岑寂,丈室掩虚白。
道人尘机断,宇宙一西壁。
是心如焦谷,浩劫永枯寂。
一句从谁闻,投老承此力。
相逢不相问,未省谁主客。
咄去真俗人,胡为来役役。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朱松所作,名为《赠永和西堂道人》。诗中描绘了一位道人居住在寂静的山间,其丈室掩映于一片虚白之中,与外界隔绝,仿佛置身于世界的边缘。道人的心境如同焦谷,历经浩劫后依旧枯寂,但内心深处似乎有一句真理,指引着他直至老年,承受着这份力量。
诗人通过“相逢不相问,未省谁主客”表达了与道人相遇时的微妙情感,似乎彼此之间有着某种默契,无需言语交流,也无从分辨谁为主、谁为客。最后,“咄去真俗人,胡为来役役”则直抒胸臆,对那些被世俗束缚、忙碌不已的“真俗人”发出感慨,表达了对自由、超脱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道人的形象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超脱,以及对真理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的渴望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少年何官骑白马,秋日经过古台下。
回瞻远虑意搣促,下马行歌泪盈把。
猗嗟筑此谁为台,千年弃土犹崔嵬。
屧廊娃馆瓦砾积,美人白骨生青苔。
枯蒿虫吟莽飒飒,飞云叫雁双徘徊。
当时金屋玉起楼,岂谓台成麋鹿游。
宝钿黄金裹瑟瑟,雨时濯出樵人收。
李生豪士扶风俦,悲歌久抱流连忧。
世家各读日一过,独废吴越伤春秋。
复思鸱夷气益奋,怒目每送长涛流。
抉眼东门事巳往,兹台再过君休上。
日暝烟波湖水深,范归恐有同行桨。
越旬不出门,所值疑初觏。
长湖迄华岳,融景递澄秀。
鼓枻聿行迈,览物每欣遘。
飘飘颐帆风,逶迟敛云昼。
鸣鹤矫丰田,文鱼驶闲溜。
有生孰靡适,时及异荣疚。
彼哉吾岂仇,乘运视所受。
履兹良巳快,乃馀足云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