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出东方,仪凤正皇皇。
凤鸣自有时,得时为休祥。
会看日中天,普照弥八荒。
照见箫韶鸣,五彩成文章。
宣尼有遗叹,礼乐空虞唐。
何期千载下,重见春官堂。
朝阳出东方,仪凤正皇皇。
凤鸣自有时,得时为休祥。
会看日中天,普照弥八荒。
照见箫韶鸣,五彩成文章。
宣尼有遗叹,礼乐空虞唐。
何期千载下,重见春官堂。
这首明代湛若水的诗《题方西樵宗伯凤鸣朝阳图》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景象:朝阳从东方升起,象征着皇权的威严和吉祥。凤凰鸣叫,寓意时机成熟,带来吉祥之气。诗人借此赞美了太阳的普照之力,使得箫韶之乐响起,色彩斑斓,如同锦绣文章。
诗人进一步联想到孔子曾对礼乐制度的感叹,认为在虞舜和唐尧的时代,这样的和谐音乐与礼仪已经衰落。然而,他满怀期待地写道,在千年后,有幸再次见证类似“春官堂”(可能指掌管礼仪的机构)的复兴,意味着传统文化的复苏和礼乐的振兴。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表达了对盛世文化的向往和对传统美德回归的期盼,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情怀。
晋有王子猷,风流掩前辈。
高屐郤公门,拄笏马曹岁。
归来百事稀,种竹凡几围。
贪看镜湖白,坐失青山辉。
风吹大空雪,片片镜中飞。
千岩鸟雀冻不喧,田父墐户垆头眠。
孤棹苍烟放歌去,故人应在剡溪边。
人间戴生宁易得,其若归心浩还发。
空林无枝玉凌乱,独破寒流载明月。
相逢稚子候荆扉,东方渐高迹已微。
偶然适意差足快,千载何人劳是非。
谁为强被丹青色,令予欲访山阴宅。
荻花茫茫不知路,中夜披图兴萧瑟。
发白况乃寡,齿痛行复落。
此事当渐来,委蜕偶先觉。
观电等浮荣,嚼蜡如好爵。
驰思佐坟典,策勋播寥廓。
其名在千古,真识久冥漠。
先民有遗言,及时当行乐。
稍往忽已空,未来畴能度。
营为醇醲腐,精恐佳丽凿。
惝恍出世言,渺茫长生药。
成證聊自暖,齐物终妄作。
事事能误人,破了亦无着。
语罢当更愁,愁来又成错。
蹇余负偏业,束发慕修辞。
虽非通人好,往往中所私。
濩落青云交,泥涂渐言归。
清庙奏朱弦,听者晨已疲。
更为新声转,四坐尽歔欷。
识曲辨其真,遘子良以希。
流水何冷冷,归鸿在遥圻。
为君起三叹,拂拭黄金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