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德形惟肖,象贤知有人。
菊容如逸品,梅骨似前身。
至性孚遐迩,芳年感族邻。
才华推艺苑,誉望重成均。
气谊平生笃,仁贤到处亲。
无缘悭觌面,有道契交神。
令子书能读,先民矩是遵。
幸因乔梓接,复睹画图真。
尺幅清芬挹,遗编手泽陈。
丰仪明若月,眉宇蔼如春。
庠序家声旧,芝兰世泽新。
经畲垂训远,画壁寄思频。
何事毫添颊,惟嫌笑效颦。
题诗贻哲嗣,珍重并贞珉。
述德形惟肖,象贤知有人。
菊容如逸品,梅骨似前身。
至性孚遐迩,芳年感族邻。
才华推艺苑,誉望重成均。
气谊平生笃,仁贤到处亲。
无缘悭觌面,有道契交神。
令子书能读,先民矩是遵。
幸因乔梓接,复睹画图真。
尺幅清芬挹,遗编手泽陈。
丰仪明若月,眉宇蔼如春。
庠序家声旧,芝兰世泽新。
经畲垂训远,画壁寄思频。
何事毫添颊,惟嫌笑效颦。
题诗贻哲嗣,珍重并贞珉。
此诗赞美了李松园先生的德行与才学,以菊花和梅花象征其高洁与坚韧的品质。诗中提到李先生的道德形象栩栩如生,如同贤者一般,他的才华在艺术领域广受推崇,在教育界享有盛誉。他的人格魅力深厚,与人交往时充满仁爱与贤德。尽管未能亲自相见,但通过他的作品和事迹,人们仍能感受到他的精神与人格魅力。
诗中还提到李先生的子女遵循他的教导,家族传承着良好的家风和美德。他的教诲深远,影响着后人,而他的画像则成为珍贵的记忆。诗人在描绘李先生的仪表时,将其比作明亮的月亮和温暖的春天,展现了他对李先生的敬仰之情。最后,诗人以题诗的方式,将这份敬意传递给李先生的后代,希望他们能珍惜并传承这份宝贵的精神遗产。
访客客已去,追凉成独行。
衣冠严汉殿,草木拱秦城。
古甃苍苔滑,空庭落日明。
出门还傥恍,列屋打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