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许史得弟字》
《送许史得弟字》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秋风一萧条,白云自相缀。

翩翩尔曳裾,惨惨吾分袂。

鼓楫大河流,扬帆下衡卫。

平台壮登眺,邹枚俨兄弟。

既出兔园篇,颇兼子虚制。

词赋有知遇,王门即恩惠。

(0)
鉴赏

此诗《送许史得弟字》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描绘了送别之情与对友人的深厚情谊。首句“秋风一萧条”渲染了离别的凄凉氛围,秋风的萧瑟预示着离别的哀愁。接着“白云自相缀”以白云的自然相伴,象征着友情的永恒不变。

“翩翩尔曳裾,惨惨吾分袂”两句,通过动作描写,形象地表现了送别时的依依不舍。“曳裾”是古人送别时的动作,而“分袂”则是指与友人分别,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与不舍。

“鼓楫大河流,扬帆下衡卫”描绘了送别场景中的壮阔景象,大河上的船只承载着离别的沉重,而“下衡卫”则暗示了友人即将前往的地方,充满了未知与期待。

“平台壮登眺,邹枚俨兄弟”中,“平台”可能是指送别的地点或高处,登临其上可以远眺,寓意着对未来的展望。同时,将友人比作“邹枚俨兄弟”,借用了汉代文学家邹阳和枚乘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以及对其未来成就的期许。

“既出兔园篇,颇兼子虚制”提到友人所作之文,既有如兔园篇般的才华横溢,又有子虚乌有的虚构之美,展现了友人的多才多艺和作品的丰富内涵。

“词赋有知遇,王门即恩惠”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作品被赏识的喜悦,以及在王门(这里可能指朝廷或权贵之家)得到恩惠的感激之情,体现了对友情与才华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对友人才华的赞美,表达了深厚的情感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嘉靖丁巳六月十七夜七里滩口待月

夜宿七里滩头船,起来待月船头坐。

月隐山云黑不开,江摇赤壁石欲堕。

须臾月来江水白,万顷琉璃堆碧色。

垂竿欲钓珊瑚珠,客星合照初来客。

初来客,愿未果。

重来看月何时可,秋潭再鼓东归柁。

(0)

箕山

箕山于太室,如岱有梁甫。

辅岳并称尊,他山遑敢侮。

颍水源更清,石流历可数。

所以让王人,洗耳临其浒。

一瓢弃陶唐,饮牛愧巢父。

后代鲜若俦,高风激千古。

(0)

鲁两生

吾爱鲁两生,面折叔孙子。

洒然挥之去,身隐名不纪。

是时风云际,岂不愿膴仕。

大道吾所闻,曲学有深耻。

从此谢世人,聊以保厥美。

(0)

游善卷碧仙岩

落日下空门,斋钟出林莽。

偶兹叩精庐,再宿翠微上。

旧游不知处,但见松杉长。

岩虚露气清,坐觉心魂爽。

月白山窗高,夜静风泉响。

遂令寤寐中,超然脱尘网。

云壑永栖迟,愿言税归鞅。

(0)

早过南湖

湖黑月未出,蒹葭露凄凄。

榜人识浦溆,不畏荒烟迷。

残梦讵可续,舟摇橹声齐。

开蓬望天边,斗柄插水低。

津遥未见树,村近才闻鸡。

自嗟远游人,中宵走东西。

不如沙头雁,宛颈犹安栖。

(0)

桐庐舟中

十数人家门傍水,二三里路地栽桑。

前溪渔棹归无数,网挂船头晒夕阳。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