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访玄章师不遇》
《访玄章师不遇》全文
明 / 林鸿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真僧驻锡处,云床在西峰。

应物无所住,安知来去踪。

今来结青瑶,又向何山逢。

白日无经声,金飙但鸣松。

悬思永今夕,杳霭秋天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访fǎngxuánzhāngshī
míng / lín鸿hóng

zhēnsēngzhùchùyúnchuángzài西fēng

yìngsuǒzhùānzhīláizōng

jīnláijiéqīngyáoyòuxiàngshānféng

báijīngshēngjīnbiāodànmíngsōng

xuányǒngjīnyǎoǎiqiūtiānzhōng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林鸿的《访玄章师不遇》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中禅修景象。首句“真僧驻锡处”点出访寻的是修行高僧的居所,而“云床在西峰”则暗示了玄章师隐居在高耸入云的山峰之上。接下来,“应物无所住,安知来去踪”表达了对玄章师超然物外、行踪难觅的敬仰,他仿佛与万物融为一体,难以追寻。

“今来结青瑶,又向何山逢”进一步强调了寻找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期待,暗示着诗人虽已来到此地,却不知能否再次遇见。“白日无经声,金飙但鸣松”通过描绘山间的宁静,如无声的诵经和松涛声,营造出一种空灵而深邃的氛围。

最后两句“悬思永今夕,杳霭秋天钟”表达了诗人对今晚的深深思考,以及对未知的玄章师的思念之情,伴随着秋天的钟声,显得更加悠远和神秘。整体上,这首诗以访师未遇为线索,展现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高人隐士的敬仰。

作者介绍

林鸿
朝代:明

林鸿,明洪武十六年(1383)前后在世。字子羽,福建福清县城宏(横)街人。洪武初年,以《龙池春晓》和《孤雁》两诗得到明太祖赏识,荐授将乐训导,洪武七年(1374年)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年未四十自免归。善作诗,诗法盛唐,为“闽中十才子”之首。诗法盛唐,书临晋帖,殆逼真矣,惜惟得其貌。《福清县志·人物志》记载:“……先朝遗老如吴海、陈亮辈皆极推许。
猜你喜欢

五言杂兴七首·其四

丹白春事了,灌木忽暗园。

卷书护岑寂,幽鸟时一喧。

起携无事酒,往扣常关门。

岂无素心人,之子不可谖。

(0)

秋怀十首·其一

秋风来几日,我发白已多。

千林了未觉,奈此一叶何。

宴坐阅流光,一盼寄庭柯。

寒虫独何者,唧唧夜自歌。

(0)

归自临川途中感物遇事得八绝句寄秀美·其五

寸碧遥岑隐半规,冰轮次第碾琉璃。

因追胜集琼楼杪,笑倩纤纤捧酒卮。

(0)

送茶头并化士·其六

今我老无崖险句,送人行不折杨花。

前头有问又须道,黄面禅和吃酽茶。

(0)

送化主·其九

少年入众先行乞,最初一步须牢实。

多见时流昧此心,施受之间两无益。

信心人,一粒米,重似丘山曾不止。

持来岂是得便宜,未了分明著他底。

贤禅贤禅宜努力,诸佛众生从此出。

逆行顺行忽相当,户户门门成大吉。

(0)

与香山虚头陀

庵中有主从君住,无主外来俱得路。

云烟眯目山碍膺,榛莽欺人溪涧怒。

看他本色住庵人,捏聚大千无一尘。

自见泥牛斗入海,不记住来经几春。

头陀头陀休趁鬨,一世初无一炊梦。

口边白醭未暇揩,谁能更乞诸方颂。

持来抛放烈焰中,归种香山芋与菘。

蓦地钁头轻筑著,林间石虎吼天风。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