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登绝顶俯云低,立脚高应万笏齐。
绿字悬崖摹铁笔,青光洗眼当金篦。
近瞻斗极心依北,遥对天门爽挹西。
安得景行长在目,纪游还作画图题。
曾登绝顶俯云低,立脚高应万笏齐。
绿字悬崖摹铁笔,青光洗眼当金篦。
近瞻斗极心依北,遥对天门爽挹西。
安得景行长在目,纪游还作画图题。
此诗描绘了诗人登泰山之巅的壮丽景象与深刻感受。首句“曾登绝顶俯云低”以“绝顶”、“俯云”展现泰山之高峻,云雾缭绕,气势磅礴。接着“立脚高应万笏齐”一句,以“万笏齐”形象地描绘出山势的陡峭与壮观。
“绿字悬崖摹铁笔,青光洗眼当金篦”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悬崖上的绿色文字比作铁笔所刻,青光则如同金篦一般,既生动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震撼与洗礼。
“近瞻斗极心依北,遥对天门爽挹西”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情怀,不仅看到了北方的北斗星,也遥望西方的天门,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与向往。
最后,“安得景行长在目,纪游还作画图题”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这美景长存于心,甚至以画作形式记录下来的心愿,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泰山的雄伟壮丽,以及诗人登高后的感慨与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