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送黄耑玉归莆》
《次韵送黄耑玉归莆》全文
宋 / 胡仲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主人情分熟,客兴未应阑。

从古知心少,只今行路难。

吟身霜竹瘦,归梦早梅寒。

若见潜夫说,官清贫亦安。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sònghuángzhuānguī
sòng / zhònggōng

zhǔrénqíngfēnshúxīngwèiyìnglán

cóngzhīxīnshǎozhījīnxíngnán

yínshēnshuāngzhúshòuguīmèngzǎoméihán

ruòjiànqiánshuōguānqīngpínān

翻译
主人的热情已经深厚,客人的兴致还未消减。
自古以来知心朋友少,如今出行更是艰难。
在寒冷的霜竹下吟诗,思乡梦中梅花已开放带来寒意。
如果见到那位隐士,即使官场清贫也能安然处之。
注释
主人:指主人。
情分:感情或情谊。
熟:深厚。
客兴:客人的兴致。
从古:自古以来。
知心:知己。
少:稀少。
行路:出行。
吟身:吟诗时的自己。
霜竹:经霜的竹子,象征坚韧。
瘦:形容竹子因霜而显得清瘦。
归梦:思乡梦。
早梅:冬季开放的梅花,代表寒冷。
潜夫:隐士。
说:交谈。
官清:官场清廉。
贫亦安:即使贫穷也能安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仲弓的《次韵送黄耑玉归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黄耑玉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友人旅途艰辛的关切。首联“主人情分熟,客兴未应阑”写出了主客之间感情深厚,即使宴会结束,客人的兴致仍未消减。颔联“从古知心少,只今行路难”则感慨自古以来知音难觅,而今黄耑玉的归途更是充满困难。颈联“吟身霜竹瘦,归梦早梅寒”通过描绘友人身处清寒环境,以“霜竹”和“早梅”寓言其孤寂与坚韧,寄寓了对友人的牵挂。尾联“若见潜夫说,官清贫亦安”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如古代隐士潜夫那样,即使身处清贫也能安然自得,传达出对友人品格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祝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又寓含了对友人人生道路的期许,体现了宋诗的婉约和深沉。

作者介绍

胡仲弓
朝代:宋

胡仲弓,宋朝诗人。公元一二六六年前后在世]字希圣,清源人,胡仲参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二年前后在世。登进士第为会稽令,老母适至,而已是黜。自后浪迹江湖以终。仲弓工诗,著有苇航漫游稿四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杂拟词·其八临江仙.拟梅溪

楚梦依稀人后,秦楼句引魂销。堤边扶上玉骢骄。

五陵年少客,相并斗风标。

催得青来草径,偷将红去花梢。几曾岁月肯轻饶。

请看狂后鬓,更约舞时腰。

(0)

太常引.题咏霓女史画菊

钿丛细染绮罗香。新样点蜂黄。怜取玉葱凉。

莫暗怨、琼台早霜。

貘屏曲罢,金蕤汎泪,幽影耐思量。帘卷易斜阳。

怕更惹、秋人断肠。

(0)

踏莎行·其二用石帚韵有赠

窥镜眉低,停筝语软。樊川梦后重相见。

小屏红烛夜寒多,未春已被春愁染。

心上鸾篦,手中鸳线。闻声对影愁天远。

谢桥流水梦迢迢,杨花犹欠东风管。

(0)

采桑子·其四

佛香仙呗西湖好,住近南屏。病耳冥冥。

惯数清钟向晚声。夕阳黄到黄妃塔,草树鬅鬙。

照影分明。巾拂颓然一老僧。

(0)

望江南·其十九

穷途恨,斫地放歌哀。

几许伤春忧国泪,声家天挺杜陵才。辛苦贼中来。

(0)

减字木兰花·其三

苍髯树颏。落落潜郎三十载。馀事荆关。

冷笑浓云邋遢山。荒亭接叶。点笔便为求米贴。

不办归帆。竟了京尘粥饭缘。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