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中月夕》
《山中月夕》全文
元 / 刘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满怀幽思自萧萧,况对空山夜正遥。

四壁晴秋霜著色,一天明水月生潮。

歌传岩谷声豪宕,酒泛星河影动摇。

醉里似闻猿鹤语,百年人境有今朝。

(0)
鉴赏

这首《山中月夕》由元代诗人刘因所作,描绘了山中月夜的静谧与深邃之美。

首联“满怀幽思自萧萧,况对空山夜正遥”,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沉的氛围。诗人内心充满幽思,独自面对着空旷的山林,夜色渐深,更添了几分孤寂之感。这里的“萧萧”不仅指风吹草动的声音,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孤独。

颔联“四壁晴秋霜著色,一天明水月生潮”,进一步渲染了月夜的景色。晴朗的秋天,霜华覆盖在四壁之上,为山林增添了一抹清冷的色彩;而广阔的天空下,明澈的水面映照着月光,仿佛孕育出了一股潮涌般的波动。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月夜的独特魅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与丰富。

颈联“歌传岩谷声豪宕,酒泛星河影动摇”,转而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山间饮酒高歌的情景。歌声在山谷间回荡,豪迈而响亮;而随着饮酒的欢愉,连星辰河汉的倒影也在水中摇曳,增添了更多的欢乐与自由的气息。这一联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和放纵不羁的生活态度。

尾联“醉里似闻猿鹤语,百年人境有今朝”,以醉酒后恍惚的视角,似乎听到了猿猴与仙鹤的对话,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然而,在这醉意朦胧中,诗人却仿佛找到了一种超脱于尘世的宁静与满足,意识到即使在短暂的一生中,也能体验到超越日常的快乐与自由。这一联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综上所述,《山中月夕》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月夜山中的美丽景色,更传达了诗人对自由、超脱和精神世界探索的向往。

作者介绍
刘因

刘因
朝代:元   字:梦吉   号:静修   籍贯: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   生辰:1249~1293

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3 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刘因建祠堂。 
猜你喜欢

用胡卫道赠姚居士韵

牢落淮南赋小山,霜风容易老人颜。

扬澜左蠡天垂碧,梦与盟鸥共往还。

(0)

对门·其一

对门三日罢晨炊,无处佣身老画师。

安得化山为饭颗,大家鼓腹太平时。

(0)

元夕

轻阴不隔团团月,遗俗犹传缓缓歌。

踏雪看灯知不恶,宜春酿酒恨无多。

(0)

拂云亭

黄云收尽绿针齐,江北江南水拍堤。

野老扶携相告语,儿童今始识锄犁。

(0)

题卧龙山

山颠祠貌俨丹青,千载怀人为一登。

隐隐故营连白帝,茫茫恨水向西陵。

石根兰芷香无价,云顶松杉翠作层。

人事天机古难料,诗成试语定中僧。

(0)

送张无梦归天台·其二

台岳幽人兴不凡,携筇相别款柴关。

高情共乐皇风远,真气潜通浩劫间。

绿绮静闻沉俗格,榴花深引渍童颜。

再听玄旨知何日,时望片云归故山。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