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张无梦归天台·其二》
《送张无梦归天台·其二》全文
宋 / 查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台岳幽人兴不凡,携筇相别款柴关。

高情共乐皇风远,真气潜通浩劫间。

绿绮静闻沉俗格,榴花深引渍童颜。

再听玄旨知何日,时望片云归故山。

(0)
翻译
山中隐士兴致非凡,手持竹杖告别柴门。
高尚的情怀共享远离尘世的清风,真挚的气息暗通天地之间的长久岁月。
在静谧的绿绮琴声中感受超脱世俗的格调,深红的石榴花映照出童真的面庞。
何时能再次聆听玄奥的教诲,时常期待一片白云回归故乡的山峦。
注释
台岳:高山。
幽人:隐士。
兴不凡:兴致非凡。
筇:竹杖。
款:亲切。
柴关:柴门。
高情:高尚情怀。
皇风:清风,指盛世之风。
真气:真挚的气息。
潜通:暗中相通。
浩劫:长久岁月,指宇宙间的大灾难。
绿绮:古代名琴。
沉俗格:超脱世俗的格调。
榴花:石榴花。
渍童颜:映照出童真的面庞。
玄旨:玄奥的教诲,可能指道家或哲学的深意。
知何日:何时能知道。
时望:时常期待。
片云:一片云彩。
故山:故乡的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查道为友人张无梦归天台所作的送别诗。诗中描绘了台岳幽人的非凡气质和高雅情趣,表达了对友人超然品格的赞赏以及对二人共同追求的高尚风范的认同。"携筇相别"写出了两人友情深厚,"款柴关"则显出送别的深情厚意。诗人赞美友人精神高远,与世无争,"绿绮静闻沉俗格"借琴声暗示友人的清雅脱俗,"榴花深引渍童颜"则以榴花映衬友人的青春活力。最后两句"再听玄旨知何日,时望片云归故山"表达了诗人期待与友人再次共论玄理,以及对友人归隐山林的深深祝愿。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宋诗的婉约与哲思。

作者介绍
查道

查道
朝代:宋

查道(955—1018)宋代大臣,著名孝子。字湛然,歙州休宁(今属安徽)人,查元方子。幼沉静不群,罕言笑,喜亲笔砚,以词学称。端拱初(988)举进士高第。起家馆陶尉。寇准荐其才,授著作佐郎。大中符祥元年(1008)直史馆。迁刑部员外郎,预修册府元龟。三年,进秩兵部,为龙阁待制。道秉性纯厚,有犯不校,所至务宽恕,以是颇少治绩。道著有文集二十卷,《宋史本传》传于世。
猜你喜欢

邑侯陈后斋膺奖·其三

馈饷千钟蒐脱粟,遮洋万斛采龙骧。

人于遇变才难展,志在宜民计便良。

墟落耕桑知恺悌,宫墙日月见文章。

明时简用收时望,正籍霜台为发扬。

(0)

扫壁歌

扫壁歌,造物小儿如我何。

小身觅身不见身,大身天地民物同包罗。

不见身,从他陵轹如他人,同包罗,一体痛痒知搔爬。

一体痛痒知搔爬,挤井下石何心邪。

已闻闻言反笑语,自乡自毁自可嗟。

夫子同人道不行,乘桴浩叹空遗声。

乱曰:扫壁歌穷,亦已矣兮。咄咄伯有,自为厉兮。

昨宵天地,亦噫气兮。长叹一声,天地闭兮。

(0)

九思九歌·其五

我所思兮白鹿洞,风吹五老毛发动。

书院枕流漱齿清,心性一图王子供。

予将往观亮非远,鞭龙化杖云仍送。

(0)

观庾岭白猿洞

振衣千仞出梅扃,万仞铁桥归濯缨。

异类莫言无感应,白猿出洞也来迎。

(0)

答桂阳朱则之欧启河得白石壁澄潭作仰泉楼喜而赋之二首·其一

白石映心白,临潭千仞高。

崖头撒手去,著步得无牢。

(0)

丁未元旦居樵立四不出关吟

美景与良朋,月白仍风清。

出王及游衍,是谓与天行。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