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映心白,临潭千仞高。
崖头撒手去,著步得无牢。
白石映心白,临潭千仞高。
崖头撒手去,著步得无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独特情感。
首句“白石映心白”,以“白”字贯穿,不仅描绘了石壁的洁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高洁。接着,“临潭千仞高”一句,通过“千仞”这一夸张的数字,形象地描绘出潭水的深邃与壮观,同时也隐喻了诗人面对自然时的敬畏之情。
“崖头撒手去,著步得无牢”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通过“撒手”这一动作,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暗示了在自然面前人类的渺小与无力感。“著步得无牢”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受,似乎在说即使尝试着踏足这片天地,也难以真正把握或束缚其中的奥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象征意义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体悟,以及在自然面前的人类情感状态,既有对美的赞叹,也有对自我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绝粒停厨,餐霞饮露,返照自然相制。
铅生五彩,汞发三光,方显大丹苗裔。
开启朱扉,跃出金乌,飞入玉蟾宫里。
把阴阳、交会神炉,烹就浩然真体。
虚无内、紫气盘旋,玄珠闪铄,射透混成宗睿。
忘机修道,隐迹求仙,常默心无凋弊。
贪恋荣华,误了赫赫神丹,恣情抛弃。
有人人识道,专精谨守,决然超彼。
洞晓玄机,深明丹奥,赖与祖宗符契。
龙耕虎种,玉液金芝,好个道家活计。
丹灶容光,睹个婴儿,旋绕惊天骇地。
驭紫云、翠凤相迎,真的上仙苗裔。
三阳首、玉药天香,琪花宝树,掩映瑞云佳丽。
天光潋滟,桂影扶疏,鲲化大鹏相继。
休谓狂言,性理分明,消息至人才艺。
在英豪决烈,精诚果敢,性情高志。
志气凌云,精神英秀,得脱遍求真理。
虚空炉户,自已天真,遭遇便能修制。
师不高明,咫尺如隔,千里安分真伪。
这黄芽赤髓,时人皆有,柰何愚昧。
真烈士、斡运机关,凿开混沌,夺得夜明如意。
辉辉宝盖,赫赫灵光,影隐大渊无滞。
休纵心猿,盗了金鼎还丹,谩劳虚费。
起三阳真火,时时烹炼,九还逃避。
冒雪冲霜,迎风沐雨,得遇至人开悟。
通微入妙,起死回生,可谓炼丹规矩。
离坎相交,反覆阴阳,须藉木龙金虎。
把乾坤鼎器,五行罗列,煅圭成土。
玄妙处、种就黄芽,烧成丹药,此理向谁分诉。
玻璃凤孕,碧玉龙珠,飞出瑞云深处。
制电摇空,唬得三尸奔走,六贼逃去。
显仙胎飞舞,五云缭绕,乐声齐举。
道难说。
要□悟般般,尽皆明彻。
剔透玲珑,回光返照,不在拈花摘叶。
动生差别。
休举念、强生枝节。
本来模样,清清净净,有何言说。
须凭志猛烈。
仗慧剑落处,斩钉截铁。
击碎恩山,跳出爱海,打破虚空休歇。
气神欢悦。
运九阳、炼成红雪。
彩霞影里,捧出一轮皓月。
古往今来,多忧少喜,淳化太平难值。
幸逢圣贤出世。
布道德、谈罗天地。
上界真人权下世。
御万国、不劳神器。
中外偃武修文,敬贤尚德,致清平瑞。
何以上答天恩,佳时念、因循等闲虚费。
要先崇俭约,务饱暖、不贪名利。
向玄门求奥秘。
戒嗜欲、保安和气。
更心上物物,头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