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上雅黄钗上凤。压得春愁重。竹梢清露滴阑干。
中有湘娥、幽泪不曾弹。莺慵蝶倦都无赖。
薄恨屏风外。博山炉子篆香熏。
不信炉烟、散后作行云。
眉上雅黄钗上凤。压得春愁重。竹梢清露滴阑干。
中有湘娥、幽泪不曾弹。莺慵蝶倦都无赖。
薄恨屏风外。博山炉子篆香熏。
不信炉烟、散后作行云。
这首清代文廷式的《虞美人》描绘了一幅女子闺中独处的画面。首句“眉上雅黄钗上凤”,通过女子精致的妆饰,暗示其内心的细腻情感。"压得春愁重",暗示了她心中的愁绪如同沉重的钗饰,压在心头,春天的美景反而增添了她的忧郁。
接下来,“竹梢清露滴阑干”描绘了室外的宁静,竹叶上的露珠轻轻滴落,反衬出室内女子的孤独与哀愁。“中有湘娥、幽泪不曾弹”,湘娥是古代传说中的女子,此处借以表达女子深藏不露的悲伤,仿佛连泪水都被压抑,未曾流下。
下片转而写到室外的莺蝶,"莺慵蝶倦都无赖",形容它们似乎也失去了往日的活力,显得慵懒无精打采,这与女子的心情形成对比,更显其内心的孤寂。“薄恨屏风外”进一步揭示了女子心中的淡淡遗憾,似有未了的心事。
最后两句“博山炉子篆香熏。不信炉烟、散后作行云”,女子点燃博山炉,篆香缭绕,她不相信香烟散去后会化作行云,寓意着她期待着心事能随烟消散,却又深知难以如愿。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深陷春愁的女子形象,情感深沉而富有画面感。
妾有绿绮琴,中含凤凰音。
不为《黄鹄操》,试作《白头吟》。
河中锦鸳鸯,比翼相因依。
落花随飘风,各自东西飞。
物情有不同,贞心以为保。
春葩折秋霜,容华岂常好。
芙蓉出绿水,见别污池中。
白璧荐泥涂,乃与瓦砾同。
妾有五色丝,为君制衣裳。
朝朝勤拂拭,夜夜为薰香。
将心置君腹,知君忘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