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出,泰阶平。麟凤来,川岳灵。万汇昌,百谷登。
雨旸时,四海宁。朝廷肃,牧守明。
蛮夷宾服,稽首殿庭。刑罚省,赋役轻。
井里亲睦如弟兄。上有政,下有情。庶政熙,众情倾。
风俗美,治功成。
圣人出,泰阶平。麟凤来,川岳灵。万汇昌,百谷登。
雨旸时,四海宁。朝廷肃,牧守明。
蛮夷宾服,稽首殿庭。刑罚省,赋役轻。
井里亲睦如弟兄。上有政,下有情。庶政熙,众情倾。
风俗美,治功成。
这首诗描绘了圣人出现后,天下太平、万物繁盛的美好景象。从自然界的祥瑞到社会秩序的井然,再到民众生活的和谐,无一不展现出圣人治下的理想状态。
首先,"圣人出,泰阶平",圣人的出现使得国家的政治格局稳定,象征着国家治理的平和与有序。接着,"麟凤来,川岳灵",传说中的祥瑞之物麟和凤降临,山川也显得更加灵异,这不仅是对圣人德行的赞颂,也是自然对圣人治国能力的认可。
"万汇昌,百谷登",万物繁荣昌盛,五谷丰登,这是农业社会中最为渴望的景象,象征着圣人治下的经济繁荣。"雨旸时,四海宁",雨水适时,四海安宁,这不仅指自然环境的和谐,也暗喻政治清明,没有战乱。
"朝廷肃,牧守明",朝廷纪律严明,地方官员治理得当,体现了圣人对官僚体系的严格管理。"蛮夷宾服,稽首殿庭",边疆民族归顺,向圣人致意,展现了圣人治下的威望和影响力。
"刑罚省,赋役轻",法律简明,赋税减轻,人民生活负担得以减轻,这是圣人推行仁政的结果。"井里亲睦如弟兄",邻里之间关系和睦,如同兄弟一般,体现了社会的和谐与团结。
"上有政,下有情",上层政策制定得当,下层百姓情感得到满足,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社会进步。"庶政熙,众情倾",各种政务兴盛,民众心向圣人,表达了对圣人领导的衷心拥护。
"风俗美,治功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形成,治理成果显著,这是圣人治国理念的最终体现。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圣人治下的理想社会图景,表达了对圣人德行和治国能力的高度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