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何幸识支郎,百丈峰头宝月光。
质薄自怜非燕颔,途穷谁信是龟肠。
渐看鬓底千丝白,敢说眉间一点黄。
坐见锦溪秋水阔,不知何日理归艎。
我来何幸识支郎,百丈峰头宝月光。
质薄自怜非燕颔,途穷谁信是龟肠。
渐看鬓底千丝白,敢说眉间一点黄。
坐见锦溪秋水阔,不知何日理归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麟之赠给珉禅师的作品,以戏谑的口吻表达对禅师的敬仰和自身的感慨。首句“我来何幸识支郎”表达了诗人能与禅师相识的荣幸,暗示了对禅师高人逸士般的敬仰。"百丈峰头宝月光"则描绘了一幅清幽的景象,将禅师的修行之地比作峰顶的明月,寓意其心境如月般明亮。
“质薄自怜非燕颔,途穷谁信是龟肠”两句,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才质平庸,不像有非凡器宇之人(燕颔,形容人有贵相),在人生道路上也显得困顿,无人理解(龟肠,比喻深沉不露)。这两句流露出诗人的谦逊和对自己境遇的淡淡哀愁。
“渐看鬓底千丝白,敢说眉间一点黄”进一步刻画了诗人年华老去的无奈,以“千丝白”形容白发,以“一点黄”象征禅师的智慧,暗示自己虽年岁增长,但禅悟未深。
最后,“坐见锦溪秋水阔,不知何日理归艎”表达了诗人静观禅寺景色,感叹时光流逝,不知何时才能结束漂泊,回归故乡(艎,古代的一种船)。整首诗寓言性较强,既有对禅师的敬仰,也有自我人生的反思,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
踊甓皇都壮,盘基紫宙雄。
山河供远目,薝户发高风。
梯险三休上,轮开一气中。
门当谷子午,影落陌西东。
韵铎翻天籁,危觚驻夕红。
侧聆悲下俗,仰面识长空。
绝若神挤至,深疑壑暗通。
人寰如蚁垤,身世甚秋蓬。
叹息兴亡地,沈吟制作工。
清思抱明月,狂欲把飞鸿。
去矣登临兴,巍乎造化功。
凉襟当爽垲,幽意入鸿濛。
头角峰如揖,丹青树不同。
城郭回迤逦,阁殿失穹隆。
可使孤怀放,胡为万恨终。
何当得壮士,提取出尘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