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溪东草堂》
《题溪东草堂》全文
宋 / 郑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春融天气露微微,药草葱芽脉脉肥。

植竹旧竿从茂谢,栽桃新树忽芳菲。

天寒堂上燃柴火,日暖溪东解虱衣。

兴动便携樽到岭,人生真性莫教违。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ōngcǎotáng
sòng / zhèngqiáo

chūnróngtiānwēiwēiyàocǎocōngmàimàiféi

zhízhújiù竿gāncóngmàoxièzāitáoxīnshùfāngfēi

tiānhántángshàngráncháihuǒnuǎndōngjiěshī

xīngdòng便biànxiézūndàolǐngrénshēngzhēnxìngjiàowéi

注释
春融:温暖的春天。
天气:气候。
微微:微弱。
药草:草药。
葱芽:嫩绿的草芽。
脉脉:生机勃勃的样子。
植竹:种植竹子。
茂谢:繁茂后凋谢。
新树:新种的桃树。
忽芳菲:忽然间花开繁盛。
天寒:天气寒冷。
堂上:屋内。
柴火:燃烧的木柴。
日暖:阳光温暖。
溪东:溪边。
解虱衣:除去衣服上的虱子。
兴动:兴起或兴趣盎然。
携樽:携带酒杯。
岭:山岭。
真性:本性。
违:违背。
翻译
春天融和,天气微凉,药草嫩芽生机勃勃。
旧竹已老,新桃初绽,满眼芬芳。
屋内寒冷,炉火熊熊,溪边阳光温暖,除去衣物上的虱子。
兴致所至,提壶登山,人生真性,切勿违背自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溪东草堂的景象,诗人郑樵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生机盎然的自然环境。首句“春融天气露微微”,写出了春日和煦,露水轻盈的氛围。接着,“药草葱芽脉脉肥”,形象地描绘了草药生长得生机勃勃,肥美滋润。

诗人感慨旧竹虽茂盛但已衰败,新栽的桃树却突然绽放出花朵,象征着生命的更迭与新生。“天寒堂上燃柴火,日暖溪东解虱衣”两句,通过日常生活细节,表现了季节变化带来的舒适感,既有冬日的温暖,又有春日的轻松。

最后两句“兴动便携樽到岭,人生真性莫教违”,表达了诗人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一旦兴致所至,便携带酒壶到山岭间畅饮,强调人应顺应本性,享受生活的乐趣。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体现了宋代理学背景下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郑樵

郑樵
朝代:宋

郑樵(1104年4月26日—1162年4月26日),字渔仲,南宋兴化军莆田(福建莆田)人,世称夹漈先生,中国宋代史学家、目录学家。郑樵生于北宋崇宁三年三月三十日(1104年4月26日),一生不应科举,刻苦力学30年,立志读遍古今书,毕生从事学术研究,在经学、礼乐学、语言学、自然科学、文献学、史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成就,卒于南宋绍兴三十二年三月七日(1162年4月26日)。郑樵著述有80余种,但大部分已佚亡,今存《通志》、《夹漈遗稿》、《尔雅注》、《诗辨妄》等遗文,其中《通志》堪称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
猜你喜欢

亶甫寄示庐山高药名诗亦作一首奉酬不犯唱首兼用本字更不假借

噫戏庐山乎高哉,山连大江势横绝,虎卷龙拿起霜雪。

五湖七泽泻波来,百穿千孔吞吐成云雷。

其上自有飞瀑水,白如一疋练,半天河汉倾崔嵬。

苍苍石壁插空翠,漠漠云华自开闭。

水甘松香涧谷深,黄精枸杞生成林。

地无虎狼毒草木,但闻仙童玉女语笑之清音。

君不见当时匡续断世故,结庐莽草无寻处。

又不见渊明无心五斗米,石床醉卧呼不起。

真君种杏人获生,远公白莲开玉英。

松肪柏实皆可饱,何必皓露栖金茎。

我欲攀崖采紫芝,道中逢仙一问之。

接余之手生虹蜺,昆崙太室相追随。

玄台绛阙恣远游,旁通三岛逮十洲。

柯消石烂未肯休,千秋万岁一瞑目,下视尘世如蜗牛。

(0)

再赋·其一

楚泽兰纫佩,廉泉水洗心。

荷锄通草径,戴笠钩藤阴。

欲蚤休陈事,须甘遂陆沈。

谩呈诗藁本,李杜若知音。

(0)

因来诗有题桥之句呈陆农师·其一

土壅沙培种海棠,木阴池径要深藏。

臧文窃位人多笑,犬子题桥君未忘。

心嗜黄柑聊小擘,手拈红叶又成章。

早莺归燕催时节,即泛金英醉菊堂。

(0)

独夜

徘徊想此夜,夜长犹未眠。

出门还复入,无语月空圆。

(0)

十月旦怀梦锡

去岁开炉郡中起,芙蓉幕下醉相邀。

今年两事俱萧索,白日孤城转寂寥。

缘饰新茶烹小凤,咨嗟名画展苍雕。

长篇藁出依然在,千里思君不可招。

(0)

出郊

田下泉鸣春雨晴,新秧无数已齐生。

一年农事从今始,会见西风玉粒成。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