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灵运。天符发。圣徵见。参日月。惟我皇。体神圣。
受魏禅。应天命。皇之兴。灵有徵。登大麓。御万乘。
皇之辅。若阚虎。爪牙奋。莫之御。皇之佐。赞清化。
百事理。万邦贺。神祇应。嘉瑞章。恭享礼。荐先皇。
乐时奏。磬管锵。鼓渊渊。钟锽锽。奠樽俎。实玉觞。
神歆飨。咸悦康。宴孙子。佑无疆。大孝烝烝。
德教被万方。
金灵运。天符发。圣徵见。参日月。惟我皇。体神圣。
受魏禅。应天命。皇之兴。灵有徵。登大麓。御万乘。
皇之辅。若阚虎。爪牙奋。莫之御。皇之佐。赞清化。
百事理。万邦贺。神祇应。嘉瑞章。恭享礼。荐先皇。
乐时奏。磬管锵。鼓渊渊。钟锽锽。奠樽俎。实玉觞。
神歆飨。咸悦康。宴孙子。佑无疆。大孝烝烝。
德教被万方。
这首诗描绘了晋朝开国皇帝的神圣与威严,以及他所引领的国家繁荣与和谐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手法,如“金灵运”、“天符发”、“圣徵见”等,强调了皇帝的神圣地位和上天的旨意。通过“参日月”、“体神圣”、“受魏禅”、“应天命”等词语,展现了皇帝继承天命,顺应自然规律,领导国家走向昌盛的过程。
“皇之兴”至“皇之佐”部分,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皇帝的英明决策和治理能力,如“若阚虎”,比喻皇帝如同猛虎般勇猛果敢,保护国家不受侵犯;“爪牙奋”,形容臣子们在皇帝的领导下,齐心协力,共同维护国家的稳定与繁荣。
“皇之辅”至“皇之佐”之间,诗人赞美了皇帝在国家治理中的辅助力量,以及他们对清廉化政风的支持,使得国家各项事务得以顺利进行,万邦来贺,体现了国家的强盛与和谐。
“神祇应”至“宴孙子”部分,诗人描述了国家在皇帝的领导下,不仅得到了神灵的庇佑,还迎来了各种吉祥的征兆。皇帝通过祭祀祖先和神灵,表达对他们的尊敬与感激,同时也展示了国家的礼仪与文化。
最后,“大孝烝烝。德教被万方”两句,总结了皇帝的美德与教化,强调了他的大孝之心和道德教育的广泛影响,使得德泽遍及四方,国家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和谐稳定的景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晋朝开国皇帝及其治国理念的颂扬,展现了古代中国对于君主统治、国家治理以及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景。
湖上古今月,江上去来潮。
平生梦常到处,小小木兰桡。
映著溪楼螺黛,飘著舵楼红袖,香气共烟销。
烟外寂无语,芳草去迢迢。谁扣枻,且低唱,更吹箫。
短笛数声,凉雨郁悒几难聊。
只付尺缣烟水,便是微云河汉,秋影可能招。
今夕酒边话,都在赤阑桥。
暝云低,凉雨骤,碧落挂龙尾。
飒飒吹来,琴上海涛沸。
不知深院通潮,一湾流出,犹浸到、亚阑花底。
正吟倚。溪童贳酒才归,洗盏绿浮蚁。
浅酌高歌,都为遣愁计。
是谁下了湘帘,早开新霁,又听取、暮蝉嘶起。
翠奁栖影骄如雪。相思五湖春阔。
闭雨閒门,人因花瘦,花更因谁瘦绝。
吟弦似咽,便唤起盈盈,那禁重折。
嫩约尘空,暗香应妒袖罗窃。年时花里赋别。
玉鬟临水见,曾斗冰洁。
屧径荒踪,笙楼细语,愁入一眉斜月。
轻寒尚怯,甚歌口吹红,梦云都热。
残酒东阑,峭风苏倦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