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诸虫名呼被于人事因据为义者凡八物各赋一章·其二猾》
《诸虫名呼被于人事因据为义者凡八物各赋一章·其二猾》全文
明 / 倪元璐   形式: 五言律诗

从无肉离骨,可信是甘柔。

蝮子贻蛇患,桃虫通鸟谋。

智囊瘿是毒,警枕梦如流。

想见李林甫,蜂脂铸镯镂。

(0)
鉴赏

这首诗以昆虫之名入题,巧妙地将自然界中的生物与人类社会中的现象相联系,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倪元璐通过“蝮子”、“桃虫”、“智囊”、“警枕”等昆虫形象,隐喻了人性中的狡猾、贪婪、机智与警惕等复杂情感和行为。

“从无肉离骨,可信是甘柔。”开篇即以昆虫对食物的本能反应,引出对人性中欲望与满足的探讨。昆虫为了生存,不惜一切代价获取食物,而人亦然,追求物质与精神的满足,但这种追求往往伴随着痛苦与牺牲。

“蝮子贻蛇患,桃虫通鸟谋。”这里以蝮蛇与桃虫为例,蝮蛇产下的幼蛇(蝮子)可能成为蛇患,桃虫则能与鸟类沟通,暗示了人类社会中个体或群体的行为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智囊瘿是毒,警枕梦如流。”“智囊”比喻聪明人,但聪明也可能成为毒药,正如智者有时会陷入自己的智慧中,无法自拔。“警枕”意指警惕之心,如同流水一般不断流动,提醒人们时刻保持警觉,避免陷入危险之中。

“想见李林甫,蜂脂铸镯镂。”最后,诗人以唐代奸臣李林甫为例,将蜜蜂的蜂蜜(蜂脂)比作权力的象征,铸成镯镂(装饰品),暗指权力的腐蚀性和对人性的扭曲。整首诗在昆虫的形象下,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多面性与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具有深刻的寓意和警示意义。

作者介绍
倪元璐

倪元璐
朝代:明

倪元璐(1593—1644),字汝玉,一作玉汝,号鸿宝,浙江上虞(今绍兴市上虞区)人,明末官员、书法家。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历官至户、礼两部尚书,书、画俱工。倪元璐书法灵秀神妙,行草尤极超逸,最得王右军、颜鲁公和苏东坡三人翰墨之助, 用笔锋棱四露中见苍浑,并时杂有渴笔与浓墨相映成趣,结字奇侧多变,书风奇伟,后人对他有“笔奇、字奇、格奇”之“三奇”,“势足、意足、韵足”之“三足”的称誉。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陷京师,元璐自缢殉节,卒年五十二。弘光时,追赠少保、吏部尚书,谥文正,清廷赐谥文贞
猜你喜欢

送张无梦归天台

鲲鹏运海涯,岂复顾泥沙。

龙虎常为畜,乾坤不定家。

玉泉生白石,紫府种黄芽。

此境人难到,归程自有槎。

(0)

沁园春.寿婺州陈可斋九月九日

四海中间,第一清流,惟有可斋。

看平生践履,真如冰玉,雄文光焰,不涴尘埃。

元祐诸贤,纷纷台省,惟有景仁招不来。

狂澜倒,独中流砥柱,屹立崔嵬。挂冠有请高哉。

但清庙正需梁栋材。

便撑舟野水,出航巨海,有官鼎鼐,无地楼台。

制菊龄高,看萸人健,万顷秋江入寿杯。

经纶了,却驭风骑气,阆苑蓬莱。

(0)

赠施大夫履鞋

漏院穿霜听彻更,催班影踏禁花行。

不须更待尚书谏,听履先知有直声。

(0)

东轩琴示儿子沂

古人无复见,但有东轩琴。

一鼓高山操,因窥古人心。

正声久沈埋,俚耳喧哇淫。

正可自怡悦,不须求赏音。

(0)

水龙吟.老人寿词

夜来霜拂帘旌,淡云丽日开清晓。

香猊金暖,冰壶玉嫩,佳辰寒早。

橘绿橙黄,袖红裙翠,一堂欢笑。

正梅妃月姊,雪肌粉面,争妆点、潇湘好。

莫惜芳尊屡倒。拥群仙、醉游蓬岛。

东床俊选,南溟归信,一时俱到。

鬓影摇春,命书纡锦,子孙环绕。

看他时归去,飞觞石涧,侍甘泉老。

(0)

慈乌行

鸦鸦林中雏,日晚犹未栖。

口衔山樱来,独向林中啼。

林中有鸦父,昔生六七儿。

一朝弃之去,空此群雏悲。

意谓父在林,还傍前山飞。

山中得山樱,欲来反哺之。

绕林复穿树,疑在叶东西。

东西竟无有,还上高高枝。

高枝仅空巢,见此涕沾衣。

复念营巢初,手足生疮痍。

朝飞恐雏渴,暮飞恐雏饥。

一日万千回,日日衔黍归。

今我羽翼成,反哺方有期。

如何天夺去,遂成长别离。

山樱正满枝,结子红琲肥。

而我不得哺,安用自啄为。

嗟嗟我薄祜,哺之固已迟。

尚有慈母恩,群雏且相随。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