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题观妙师阁皂山旧隐观云轩》
《寄题观妙师阁皂山旧隐观云轩》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独搆幽轩福地阴,飞云对面起青岑。

但知映日能成色,谁信崇朝解作霖。

苒苒行云宁有迹,霏霏出岫本无心。

道人默坐观舒卷,至理应符妙意深。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名为《寄题观妙师阁皂山旧隐观云轩》。诗中描绘了观云轩的独特景象与意境,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禅宗哲学的融合。

首句“独构幽轩福地阴”,点明观云轩位于一片宁静祥和之地,远离尘嚣,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接着,“飞云对面起青岑”描绘了云雾缭绕,山峰在云中若隐若现的景象,展现出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

“但知映日能成色,谁信崇朝解作霖”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赞美了云彩在阳光下变幻出的各种色彩,另一方面则暗示云层在清晨时分能够化为甘霖,滋润大地,体现了自然界中看似平凡实则蕴含着深刻意义的现象。

“苒苒行云宁有迹,霏霏出岫本无心”进一步深化了对云的描绘,指出云的流动变化虽无固定轨迹,却也遵循着自然的规律,如同云从山间飘出,本无刻意之意,却能带来雨露滋润万物。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更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最后,“道人默坐观舒卷,至理应符妙意深”将视角转向了观云轩中的道人,他静坐于轩中,观察云的舒展与卷曲,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更是对宇宙真理的探索与领悟。这里的“至理”既指自然界的运行规律,也暗含了禅宗中追求内心平静、洞察宇宙真谛的哲学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观云轩及其周围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其中蕴含的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再和沈绳斋与沐锦衣倡和图

贤达贵存心,能爱复能敬。

卓哉沈绳斋,持矩就方正。

旬宣到滇南,戚戚重民命。

平生冰蘖操,瞥眼轻赵孟。

薄试经纶才,政事每参诇。

大器不自盈,客来即趋迎。

有美沐锦衣,一见肝胆罄。

古重忘形交,此道今差胜。

唱和同埙篪,句法严律令。

常思秉烛游,而况日未暝。

我欲往从之,逸驾恐难并。

披图共爽然,白璧持相赠。

(0)

予从兄铁峰长予二岁服在小功亲如同气己未岁得年五十有二卒于家时予在江西官舍初不知其终也其子兆麟一夕梦之云我有和某人六绝何不写寄佥宪叔看兆麟醒能道之即录遗稿之作并书寄来予读之悲不自已呜呼予在贫宦不拟铁峰之速逝也十年之间未付寸帛以酬情谊窃谓南归有日可以藉旧产具酒食欢笑以终馀年而世路不常其在幽冥之中尚恋恋不忘于予予将何施以塞友爱姑步韵作六绝以寄哀一字一泪铁峰有知亦庶几鉴于斯言也耶·其五

五十年馀已胜颜,一生风致寄江山。

英魂莫散天南北,须在庭除候我还。

(0)

咏史四首·其一张良

报得韩仇树汉功,也曾安受列侯封。

若教信越长无恙,未必山中有赤松。

(0)

复南昌守

彭泽爱陶潜,陶潜厌彭泽。

一杯浮罗春,世外神仙客。

(0)

苍梧舟夜

珠江倏别两经秋,流水年光去莫留。

对酒几时寻旧约,有怀何处凭高楼。

音书怪彼鳞鸿杳,胶漆于谁意气投。

剪烛坐残良夜永,无穷乡思一孤舟。

(0)

播川驿闲坐

宦情愁独客,光景过三春。

白发不私我,青山常对人。

地偏尘鞅少,日落鹊声频。

人坐能忘此,真成物外身。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