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张缉熙监丞挽诗·其三》
《张缉熙监丞挽诗·其三》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两京学省聚贤英,试问何人不负丞。

官舍一毡清似水,后来相继属谁能。

(0)
鉴赏

这首挽诗《张缉熙监丞挽诗(其三)》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通过对张缉熙监丞的追忆与赞颂,展现了对逝者才华与品德的高度评价。

首句“两京学省聚贤英”,描绘了张缉熙在两京学省聚集的众多才俊中脱颖而出的形象,暗示了他在学术和才能方面的卓越成就。这里的“两京”指的是中国古代的两个首都,即北京和南京,而“学省”则代表了学术与官僚机构的结合,是人才荟萃之地。“聚贤英”则直接点明了张缉熙作为杰出人才的身份。

次句“试问何人不负丞”,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张缉熙任职监丞期间表现的肯定与敬佩。监丞是古代官职之一,负责监督和管理政务,此句意为在众多官员中,张缉熙无疑是最出色的一位,没有辜负这一职务的重任。

第三句“官舍一毡清似水”,通过比喻的手法,将张缉熙在官舍中的生活状态比作清澈的水,强调了他的廉洁与清正。这不仅体现了他对个人道德的坚守,也反映了他作为官员的公正无私。

最后一句“后来相继属谁能”,表达了对张缉熙之后继任者的疑问与期待。这句话意味着在张缉熙之后,能够继承并超越他的才能与品德的官员,恐怕难以找到。这既是对张缉熙个人成就的高度认可,也是对其影响力和价值的长远展望。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张缉熙生前事迹的简要回顾和对其人格魅力的赞美,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崇高敬意。杨士奇通过精炼的语言,巧妙地传达了对张缉熙的深情悼念和对其精神品质的深刻认同。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师正二哥正三哥以诗贺雨次韵为谢

汉家用牧守,斗酒得西凉。

圣朝盖不然,事举或言扬。

顾我误见收,分符来一方。

深知舜门辟,远见禹迹茫。

春秋祀百神,芒芒降嘉觞。

昨者为旱祷,紫檀烛神光。

高天忽飞雨,未彻金炉香。

润得三日霖,穫待九秋霜。

敬归慈姥泉,导以旂旐央。

天功及帝力,与尔俱敢忘。

(0)

离南平

晨光惨惨杂微霄,寒水溅溅更断桥。

风陨栗房开紫玉,烟蒙萝幄叠青绡。

官曹已毕三年考,客路深嗟万里遥。

从此扬舲下巴硖,新年当及未央朝。

(0)

送刘文潜如吴下

已聚粮三月,聊为客数旬。

吾难留逸驾,此去立通津。

圣主坐中具,嘉谋思上陈。

请言尧舜道,第一在安民。

(0)

江边·其一

素石寒沙共眇然,荒城古木暮云悬。

空山静答钟声远,落日晴随树影圆。

屡报传烽沈塞外,时来倚杖立江边。

东南耆旧今安否,欲寄新诗谁为传。

(0)

师袭卿来权摄峨眉县禄东之来乃去送以诗乃元日也

白水诸山翠作堆,岂令飞舄著尘埃。

勿嫌屈子峨眉县,正得同吾婪尾杯。

淑日升堂迎昼永,和风排闼送春来。

还家尚可为亲寿,柏叶清尊手自开。

(0)

去八月同张文饶考试始遂言集执经问道至今不敢忘因成二诗·其二

通变莫如易,韦编存至今。

如传仲尼手,尽见伏羲心。

此去被清问,岂惟蒙赏音。

要通天下志,观象得惟深。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