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见黄花发,孤樽思不胜。
关河秋后雁,风雨夜深灯。
留滞悲王粲,交游忆李膺。
相随少年子,走马猎韩陵。
十见黄花发,孤樽思不胜。
关河秋后雁,风雨夜深灯。
留滞悲王粲,交游忆李膺。
相随少年子,走马猎韩陵。
这首《暮秋即事》是明代诗人谢榛所作,描绘了暮秋时节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
首联“十见黄花发,孤樽思不胜”中,“黄花”指的是菊花,常用来象征秋天的萧瑟和时光的流逝。“孤樽”则暗示了诗人的孤独饮酒,无人相伴,内心充满了思念之情。这一联通过菊花的反复开放与孤酒的独饮,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寂寥的氛围。
颔联“关河秋后雁,风雨夜深灯”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凄凉景象。大雁南飞,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迁徙;风雨中的灯火,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既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映照。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颈联“留滞悲王粲,交游忆李膺”引用了历史人物王粲和李膺的故事,来表达诗人自己的情感。王粲因战乱流离失所,李膺则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名士,以高洁著称。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历史人物的遭遇与自己的处境,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困境的无奈。
尾联“相随少年子,走马猎韩陵”描绘了一幅与年轻朋友一同出游打猎的画面,虽然表面上是欢乐的场景,但结合前文的孤独与感慨,实际上也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寂寞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这句诗在欢快的表象下蕴含着更深的孤独与追寻。
整体来看,《暮秋即事》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历史典故引用,展现了诗人面对暮秋时节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友情与过往的怀念。
汾阳剩建扶危功,清议那有鱼军容。
倖人恃宠自矜伐,似可唾去极力攻。
今也束带比肩立,绝口不问如盲聋。
水衡有钱谁敢费,设席授几为尔供。
金鹅罩底果何品,异馔定不人间同。
翠环玉勺未分劝,坐列有序随卑崇。
君恩天大且笼盖,天意不假人方穷。
凤凰五章为世瑞,亦许枭獍鸣雌雄。
西山灵木作上药,道旁恶草翻茸茸。
方圆白黑正殊调,端在处者全吾躬。
鲁叟当年诺阳虎,望之计拙排显恭。
我披此画屡叹息,杜老谋深言至公。
晨起浴倍佳,爽疏洞肤发。
灵芜郁宝鼎,清忱睇天阙。
三十六帝座,一一神远谒。
旋瞻云始盈,洒雨向飘忽。
馀霏集栏庑,林翠忻荫樾。
高枝闪稀星,万叶被湿月。吟喁蛬?辈,草际竞窸窣。
观生物我齐,岂计辨与讷。
羲车唱群动,静思苦易歇。
摩挲山头石,汝相筋称骨。
白帝城西鱼腹浦,十月江平见津浒。
当年累石纷成行,此地卧龙经讲武。
辕门外建严中权,列阵相承存后伍。
何人蛇势识常山,未数鱼丽矜郑拒。
悬知精神贯金石,尚想号令严钲鼓。
老兵料敌应疑生,川后澄波其敢侮。
向令赤伏有遗符,下睨皇州直指取。
云何遗迹司神明,独靳丰功被寰宇。
高城置酒供临眺,往事兴怀增叹抚。
巍然王佐三代前,信矣名言照千古。
绝壁不带土,一目千仞青。
何年架危阁,窱窕陵青冥。
仰观众树姿,俯听大壑声。
山空响互答,隐辚心所惊。
人生几何时,冒此绝险行。
虽获须臾快,未偿百年生。
龙洞视正黑,水为琴筑鸣。
层岩积阴厚,六月如寒冰。
泉甘聚壑小,洞深秘神灵。
天设境自绝,地近人乃轻。
独坐荫佳桂,峰高日西倾。
薄暮来者少,长风始清泠。
赏会匪初望,徘徊但含情。
坐见山月上,众景纷纵横。
密林栖鸟定,始复事前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