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极热三首·其三》
《秋夜极热三首·其三》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葵扇频挥手已麻,竹床偏热冷无些。

面凉却感须根汗,省得开门汲井花。

(0)
注释
葵扇:用葵叶制成的扇子,常见夏日用来驱热。
频:频繁,常常。
麻:麻木,形容手部因扇风而感到不适。
竹床:用竹子制作的床,通常在夏天使用以求凉爽。
偏热:格外热。
冷无些:完全没有一点凉意。
面凉:脸上感觉到的微凉。
须根汗:胡须下的汗水,可能指出汗较多。
省得:不必,免得。
开门:打开门。
汲井花:从井中打水,这里可能指取水解渴。
翻译
葵扇常常挥动,手已经有些麻木。
竹床特别热,周围却感觉不到一丝凉意。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炎热夏日的诗句,诗人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了当时的酷热环境和个人感受。"葵扇频挥手已麻"表达了诗人连续不停地使用葵扇扇凉,却因为出汗过多导致手掌变得麻木,反映出那时候没有现代化的空调设备,只能通过简单的手工扇子来缓解热浪。"竹床偏热冷无些"则强调了即使是竹制品质较好的床铺,也无法避免被热气所笼罩,失去了凉爽的特性。

接下来的两句"面凉却感须根汗,省得开门汲井花。"表明诗人虽然脸部感觉到了一丝凉意,但细思之下,发现那是因为头发中的汗水带来了短暂的凉快。而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由于天气炎热,即使是不愿意出门去取井水,也不得不这样做,暗示了生活在那个时代的艰辛和对水资源的珍贵。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古代夏日的酷热,以及人们如何应对这种自然环境。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感遇·之廿五

玄蝉号白露。
兹岁已蹉跎。
群物从大化。
孤英将奈何。
瑶台有青鸟。
远食玉山禾。
昆仑见玄凤。
岂复虞云罗。

(0)

感遇·之廿六

荒哉穆天子。
好与白云期。
宫女多怨旷。
层城闭蛾眉。
日耽瑶池乐。
岂伤桃李时。
青苔空萎绝。
白发生罗帷。

(0)

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之五 田光先生

自古皆有死。
徇义良独稀。
奈何燕太子。
尚使田生疑。
伏剑诚已矣。
感我涕沾衣。

(0)

感遇·之三十

可怜瑶台树。
灼灼佳人姿。
碧华映朱实。
攀折青春时。
岂不盛光宠。
荣君白玉墀。
但恨红芳歇。
凋伤感所思。

(0)

感遇·之十九

圣人不利己。
忧济在元元。
黄屋非尧意。
瑶台安可论。
吾闻西方化。
清净道弥敦。
奈何穷金玉。
雕刻以为尊。
云构山林尽。
瑶图珠翠烦。
鬼工尚未可。
人力安能存。
夸愚适增累。
矜智道逾昏。

(0)

感遇·之廿七

朝发宜都渚。
浩然思故乡。
故乡不可见。
路隔巫山阳。
巫山彩云没。
高丘正微茫。
伫立望已久。
涕落沾衣裳。
岂兹越乡感。
忆昔楚襄王。
朝云无处所。
荆国亦沦亡。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